123读书网 > 都市小说 > 穿成流放男配的糟糠妻 > 13. 山中收获
    虽已时至初冬,但山间小路依旧草木茂盛,路边杂草丛生,尽是些宁凝叫不出名字的野草,一些后世常见的野菜是一株也没见到,不知是被村民采完了,还是此处的植物种类与后世不同?


    一路上没遇到什么有用的东西,宁凝难免有些失望。其他大娘们反而习以为常,好些人本来进山就是捡树枝当柴火的,此时也四散开来,各自捡拾。


    宁凝顺着小路继续向前,渐渐将其他人甩在了身后。


    再往里走,她发现了一大片毛竹林,轻轻踩了踩毛竹周围的土壤,脚感松软,有些地方甚至有裂痕。


    宁凝不敢相信自己的运气竟然会这么好,她先看了看毛竹叶朝向哪边,然后在土中浅挖一下,果然看到了棕黄色的壮鞭,她忍住心跳,用锄头小心翼翼沿着鞭翻土,一点一点慢慢松土,终于挖出了一只新鲜的冬笋。


    小心翼翼地放进背篓里,宁凝又在附近一连挖出了十多个,不知是这里村民不认识冬笋还是怎么的,偌大一片毛竹林,竟然无人采摘?


    这冬笋好好处理后,可以存放四十天以上,她正愁寒冬将至,家中没有新鲜时蔬作为储备,有了冬笋,这个冬天的口粮就不用愁了!


    她又挖了几颗,眼见背篓里放不下,这才停了下来。挖好后的笋坑她也好好地用土掩上,这东西只要不破坏根部,就还可以继续长。


    背起背篓,宁凝继续向前走去,竟然又发现了几株食茱萸,这下真的是天大的惊喜,要知道,这食茱萸又叫椿叶花椒,在辣椒引进中国以前,主要的辣味调味品就是靠它。


    不过好像这里的百姓还没发现食茱萸的用法?这扎堆的食茱萸根本无人采摘,她在镇上也根本没见过辣口的吃食。


    这食茱萸一般长在野外,外号叫做“鸟不踏”,因为枝干上布满尖刺,连鸟儿也不敢在上面栖息,也怪不得村民们没有发现它的妙用。


    宁凝依旧小心翼翼,避开尖刺,将这食茱萸采了很多放进背篓内。


    身后赵大娘已经在招呼了:“萧家娘子,快回来吧,再往里就是深处了,恐有危险。”


    宁凝一边答应一边往回走,今天的收获已经很丰富了,她心情极好,与赵大娘汇合后,更是攀谈了起来:“大娘家是在村口的赵家杂货铺吗?”


    赵家大娘手中抱着柴火,笑眯眯地回答:“是的,小本买卖,也赚不了几个钱。”


    宁凝心思一动,沉吟片刻后问道:“那大娘家平日里卖一些米粮吗?可有黄豆?”


    “这个自然有。”


    宁凝心下一喜,现如今豆腐生意渐渐走上正轨,对于黄豆的需求量极大,若是每日都在镇上买,靠她和萧母两个女人抬回村子,也实在有些辛苦,不若直接在村里的杂货铺进货,让赵大娘家里人按时送来家中,应当可以节省不少力气。


    想到这里,她就小声将自己的打算说了。


    赵大娘没想到这萧娘子张口就是百八十斤的大订单,一听之下难免面露愕然,不过仔细想想也确实是两家都得利的买卖,也就小声答应先回去和当家的商量一下。


    那宋大娘见到二人嘀嘀咕咕,隐约捕捉到黄豆二字,早就心思浮动。宋大娘的儿子宋大强是村里镇上出了名的闲汉,每日不务正业,最喜欢在各处瞎晃荡。


    宁凝带着萧家母子在镇上卖豆花的事儿,她这两天也听儿子说了,据说生意还挺红火,心中早就冒起了酸水,此刻又听到宁凝提起黄豆,心想定然是和生意有关,干脆大声问道:“萧家小娘子,听说你现在每日都去镇上做生意呢?是卖什么呀?”


    其他几位大婶也回身望向宁凝,村子里统共就百十口人家,压根儿不藏事儿,宁凝卖豆花的事其实她们早就听说了,只是与宁凝不相熟,一直没好意思开口。


    宁凝倒也不遮掩,大大方方地说:“卖豆腐呀。”


    大婶们交换了一个震惊的眼神,悄声议论:“竟然真是豆腐?”“那东西竟然可以当吃食卖?”


    宋大娘继续追问:“我听说买的人可不少呢!这豆腐不是酸涩的吗?我咋瞧着那些镇上的人还挺爱吃?”


    这打探的意味可就太明显了,旁边几位大婶也支起耳朵在听。


    也别怪村民们惊奇,这年头,来钱的渠道太少了,农民们更是只知土里刨食,顶多就是将家中吃剩下的米粮,又或者是攒下的鸡蛋拿去镇上,也换不来几个钱。


    宁凝笑嘻嘻地回答:“我也不知道,前些天试着做了一些,感觉还行,就想着拿去卖,毕竟我们家既没有米粮存储,也没有田地,不赶紧想法子换些银钱,怎么把钱还给宋大娘您呢?”


    众人这才想起萧家的情况,背着外债不说,也不像村里其他家有田产,可不得想法子赚钱吗?豆腐谁不知道啊?那东西怎么可好吃,估计也挣不来几个钱,但是对萧家来讲也算是个来源。


    因而也就没人不再多问了。


    ******


    宁凝背着满满一篓冬笋回到萧家,萧母早已起身,见她回来,忙将几个盒子拿过来:“这是张家兄弟刚送来的,说是什么模具?”


    宁凝将背篓放下,接过模具端详了一番,欣喜万分:“还真的做出来了,张家兄弟也是手巧。”


    “他们还说什么推车,可能要再过几天才能送来。”萧母继续说道。


    宁凝笑着应下,将背篓里的冬笋一一取出,摆放在院中。


    萧延朗和小妹立刻围了过来,小妹还不太会说话,只用湿漉漉的双眼望向宁凝:“嫂嫂,这......”


    萧延朗就快人快语道:“这是什么呀嫂子?”


    宁凝笑着摸了摸两个小不点的脑袋:“是咱们家冬天的美食!”


    说罢,她也来不及解释,赶紧用柴火在院内升起火堆,这冬笋采摘下来后必须迅速处理,否则几个小时候就会迅速变老,没办法吃了。


    将这些冬笋连壳埋放到火堆,直到用手捏,笋发软,就算是熟了。煨熟后取出,放到阴凉潮湿的地方竖排放好,要吃的时候将外壳去掉即可,用这种方法,冬笋可以贮藏保鲜一个半月以上,足够撑到年后。


    迅速将十几只冬笋煨熟,然后晾在屋后阴凉处,宁凝这才放下心来,心中又琢磨着过两天再去挖一些回来。


    剩下一只没有处理的,她打算今晚就直接做一顿冬笋宴。


    这时,萧延昭从西屋走了出来,提醒道:“明日起要变天了,米粮储存在草棚里容易发霉,我已经将其移到西屋这边,这里的灶台也可以使用了。”


    宁凝望了望万里无云的晴朗天空,复又瞪大眼睛望着对方:“原来你竟然会夜观天象?”


    萧延昭一愣,上辈子领兵多年,早已学会观测地形和天气,一些预测都是下意识的,他倒也没想到宁凝会有此一问。


    萧母含笑:“延昭从小就博览群书,文武双全,会看天气也不意外。”


    宁凝倒也没多做纠结,和萧母合力将铁锅等其他厨具搬进了西屋,又将餐桌和几条木椅摆放在西屋正中,以后这里就是厨房兼餐厅了。


    而院中的草棚,宁凝做主将其留下,万一以后做生意或者其他什么的,要用灶台,好歹有个备用嘛。


    与萧母聊了些家常,又计划了一番入冬后的打算,宁凝就开始拾掇暮食。


    其实这时候的庄户人家,一般只吃两顿饭,也就是宁凝从现代穿越而来,习惯了一日三餐,而萧家母子也曾是上层贵族,这才有了暮食的习惯。


    将下午挖到的冬笋先用淡盐水煮了一会儿,去掉其中的草酸和苦涩味,而后一分为二,一半切成片状,一半切成丝状。


    还是萧延昭烧火,宁凝挖了一块猪油,加热后,将冬笋片下锅炸至浅黄色后,迅速捞出沥干,又将锅中热油捞出大半,剩下的猪油继续加热,加入葱姜与今日得来的食茱萸炝锅,再次放入冬笋片翻炒。


    炒出香味儿后,加入酱料与白糖,起锅盛盘,一道干煸冬笋就做好了。


    满院都弥漫着干煸的香气,食茱萸味道本就霸道,宁凝又加了白糖提鲜,那滋味,别提多香了。


    萧延朗原本在院中带着小妹喂鸡崽子,也忍不住跑进厨房张望。


    宁凝手中不停,继续将油加入锅中,加热后,将剩下的冬笋丝放入锅中翻炒,而后加入几大碗清水,待水沸腾后,又将家中剩下的豆腐取了半斤,切成片儿,放入锅中煮熟。


    也不需要其他的调味品,只少量加了些盐巴,一道鲜香美味的冬笋豆腐汤也做成了。


    那边灶头上的鸡蛋羹也蒸好了,正准备招呼其他人来吃饭,萧母的声音突然传来:“三娘,有人找你,你出来看看吧。”


    宁凝还当是赵家婶子与自家相公商量后,来签订黄豆的供货合同呢,忙摘下围裙,随便擦了擦手,就往院外走去。


    待出了正门,才发现门口站着一个怯生生的小姑娘,年纪大约十三四岁,容貌秀丽,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旧衣裳,裤脚都短了一大截,白生生的脚踝就这么暴露在初冬的寒风中。


    那姑娘见了宁凝,眼眶立刻湿润了:“三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