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网 > 其他小说 > 我在美国开诊所 > 第256章 中医种子缓缓萌芽

第256章 中医种子缓缓萌芽

    第256章 中医种子缓缓萌芽


    大年初一的河坊街,人山人海。这里曾是南宋国都的“皇城根儿”,宋朝虽然屈辱,但是经济繁荣,南迁之后,依然醉生梦死。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河坊街,自古以来就是热闹喧哗之地。


    杨雪俊脸色苍白,蜡黄,由于仍在经期,她身体有些虚弱,便没有到处闲逛,而是在附近找了一家小馆,点了几道美食,坐在角落里静静休息。


    这家店的羊肉烧麦相当不错,皮薄馅大,一口咬下去,汁水四溢,齿颊留香,就是个头太小。杨雪俊是典型的江南小家碧玉,樱桃小嘴,但是吃这种烧麦,也能一口大半个。


    少了一点北方的豪迈,但却多了一些江南美食特有的精致与回味。


    江南的美食,份量都比较小,杨雪俊吃了整整一笼羊肉烧麦,又喝了一碗热气腾腾的羊杂汤,干了两碟小点心,吃饱喝足,就舒服多了。


    不得不说,美食真的是一种治愈心灵的绝佳方式。


    很多人减肥减不下来,就是因为,心情不好时,赶紧吃一顿压压惊,舒缓舒缓。


    等到下午快一点的时候,提前三分钟,杨雪俊如约来到了胡庆余堂名医馆的那间306诊室。


    老专家许医生慈眉善目,招手让她过来坐下,然后将门关上,就开始准备给她针灸。


    许医生拿出一套银针,从里面挑出一支长约三寸六分的毫针,用酒精棉球轻轻擦拭消毒。


    对于一般的针灸师来说,用银针其实不如用不锈钢针,因为不锈钢针的硬度和韧性更强,而银针太软,操作不当还容易断在穴位里,造成医疗事故,而且银针的成本也更高。


    但是许专家是一方名医,祖传的歧黄之术,从小用惯了银针,还是银针顺手。


    “我要给你针灸九个穴位,第一个就是百会。”老专家开始给她的百会穴用针,轻轻捻转,施以平辅平泻之法。


    百会,位于人体头部中线和两耳尖连接线的交叉处。最早见于《针灸甲、乙经,属督脉,又称“三阳五会”。《艾菜编云:“三阳五会,五言百也”,意思是百脉相通之处。


    百会穴是临床上最常用的穴位之一,是各种疾病的主要穴位。


    很快,杨雪俊就感觉到头顶处温温的,似乎有一股微弱但是舒适的气,在那里缭绕,心中不由暗暗称奇,毕竟,这是她第一次体验针灸。


    她却不知,其他人做的时候,很少有这种感觉。


    “气感”,哪里是那么轻易就能体验到的?旁人最多感觉到酥酥麻麻,或者温热清凉,有的人甚至完全没有感觉。


    同样是许专家的技术,但是病人自身的感受,因人而异。


    如果非要深究,只能归结于“天分”、“中医敏感体质”。


    中医种子初次体验中医之疗效,自然与众不同。


    当然,这也是因为许专家技术高,若是来个普通的针灸师,哪怕杨雪俊“天分再高”,也不会获得如此强烈的“气感”。


    这种奇怪的体验感出现,勾起了杨雪俊心中对中医的惊奇与兴趣,此时,命运的齿轮就开始缓缓旋转。


    ……


    百会穴针毕,老专家就让她脱去外套,躺到床上,房间里空调开得很暖和,脱掉外套,出门的时候再穿,反而不容易感冒。


    另外就是,衣服少,方便操作。


    待杨雪俊躺下后,老专家就撩起她的上衣,用手轻轻揉她的气海穴。


    这个穴位,在人体的下腹部,也就是小腹。如果在肚脐与耻骨上方画一条直线,将其分成十等分,从肚脐往下,约十分之三的位置,就是气海穴。


    相对来说,由于靠近阴私,摸这个穴位是比较敏感的。


    好在医师是一位老奶奶,现场也没有外人,所以杨雪俊很放得开。


    “你这个病,不是简简单单的经血过量,如果用现代医学的讲法,应该是排卵障碍导致的子宫功能性出血。”老专家揉搓了约莫一分钟,就转身取来一支粗大的艾条,一边点火,一边说道。


    “啊?没有排卵?那我以后能生孩子吗?”杨雪俊一惊,她还憧憬着,给周乔生几个小宝宝呢。


    上次,在烧烤酒场和周乔小酌怡情,她甚至都想好了几个特别好听的宝宝名字。


    现在说不能排卵,那岂不是郁闷?


    难怪自己的皮肤差,原来不仅是贫血,还有排卵功能障碍。


    之前在竹海县,也没做过这方面的检查。


    老专家一笑,就安慰说道:“我这不是在给你治疗吗?放心吧,经过我的针灸以及后期的中药调理,正常排卵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说话之间,许专家便将艾条燃起的一端,对准杨雪俊的气海穴,一起一落进行灸治。


    杨雪俊顿时感觉到冷热不断交替,然后很快,她的小腹处的“热感”就愈发强烈,那股神秘的“气”又来了。


    一缕头发丝粗细的热流,


    于气海穴内缭绕,渐渐地,热流越来越“雄壮”,变成手指粗细,当然,这只是她的感觉。


    具体的“气”,不可见。


    没多久,杨雪俊感觉到整个子宫都暖烘烘的,令人忍不住想要轻吟出声。


    当然,那种叫声太过羞耻,所以她轻抿嘴唇,忍住了!


    “针灸真的太神奇了!”杨雪俊忍不住心中赞叹,她从小就听说中医,听说针灸,电视上也见到了不少,但从未想过,现实中真的有这种体验。


    仿若新世界的大门打开,让她大开眼界!


    许专家也不知道杨雪俊有这样的感觉,她只是利用自己精湛的医术,帮病人治病而已。


    如果她知道,恐怕要惊呆,她身为积年的老中医名家,自然能感受到气感,但那是她修习中医许多年,在父亲的精心指导下,才捕捉到的气感。


    给病人施针时,必须要“得气”,没有“得气”,无法牵动人体经络气机,是没有效果的,是胡乱扎人。顶多是野蛮地让紧绷的神经放松,虽有疗效,但属于“低浅”层次。


    杨雪俊第一次体验针灸,就能有这种感觉,这种资质与天分,绝对是万里挑一,她活了快七十岁,也没见到过。


    被针刺诊疗时,有这种“气感”,以后给人施针,就更容易掌握到个中诀窍,窥得门径,修习到真正的精髓。


    许专家手中粗大的艾条不断起落,带着特殊的节奏感,忽远忽近,忽快忽慢,如同麻雀啄食。


    这在中医上有讲究,唤作“雀啄灸”,属于艾条悬灸中的一种。


    针灸针灸,“针”便是施针、扎针,针刺疗法,而“灸”则是艾灸,用艾叶制成的艾炷或艾条,点燃之后,产生艾热,来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激发经气活动,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有人误以为针和灸是同一种疗法,其实不然。虽然它们都是建立在人体经络穴位的认识之上,但针刺疗法仅仅是物理作用,而艾灸则是药物和物理的复合综合作用。


    两者的治疗范围也不一样,所谓“针所不为,灸之所宜”,指的就是其中的区别。


    大约五分钟后,老专家又对杨雪俊的“隐白穴”,同样用艾卷雀啄法温灸,随后又对“脾俞”、“足三里”、“行间”、“关元”、“大敦穴”等穴位进行针灸。


    有的先针后灸,有的先灸后针,有的只针不灸,有的只灸不针。


    不得不说,针灸真的很神奇,杨雪俊本来经期大量失血,这几天都腿脚、小腹冰凉,即便喝红糖姜茶,也效果不佳。


    但是,被老专家这么针灸交替,不过半个小时,就感觉到通体舒泰,浑身上下暖洋洋的,宫寒似乎消失了,而脸颊也热乎乎的。


    她取出一面小镜子,放在脸前一照,我去,“酡颜醉脸”再现!


    以前要喝热的话梅黄酒才有,现在没有喝酒,照样变美。


    她心中一动,忍不住说道:“许医生,您医术真好,我能跟着您学习中医吗?”


    许专家微微一笑,说道:“学中医需要持之以恒,活到老,学到老,但很多人往往是三分钟热度。”


    言下之意,让杨雪俊回去再想想,不要一时冲动,轻易做决定。


    而且像许家这样的中医世家,收徒的时候,一般都是从家族里挑选天资优秀的后辈子弟,从小言传身教,跟大学里不一样。


    杨雪俊已经大学毕业,以前又不是学这个专业的,属于半路出家,许专家看不上也就不足为奇了。


    杨雪俊尴尬地笑笑,她也没想过,这么随口一问,人家就会收她为徒。真正的医术,哪里是那么轻易好传授的?更何况,人家是祖传的名医。有家族传承,更加不可能轻易传给外人。


    “许医生,我在网上看到,您是许氏中医第四代传人,真的很了不起。您家里还有其他人学医吗?”


    不提这个还好,一提这个,老专家不由神色黯然,轻叹一声道:“现在的许氏中医,国内也就我一个人而已。”


    “啊?许氏中医不是百年传承吗?而且好像人丁很旺啊。”杨雪俊惊诧问道。


    老专家摇了摇头,说道:“我的许多兄弟姐妹、堂兄堂弟等人,其中在中医方面有所成就的,都去国外了,大部分在美国开中医馆,少部分在欧洲和东南亚,都做得风生水起,比我强多了。国内许氏一脉,估计等我一死,就后继无人。”


    “那您的子女呢?”杨雪俊问道。


    “他们?”许专家摇了摇头,流露出些许失望,“没一个对中医感兴趣的,都转行干别的去了!”


    “那真是太可惜了,这么好的医术。”杨雪俊吐了吐舌头。


    “可惜什么啊。时代在发展,现在的年轻人,喜欢传统医学的人不多了。”老专家被杨雪俊勾起往事,心情也略略低落,只是她很擅长调节,当即轻轻摆手,说道,“不谈那些不开心的事情。很少有小丫头会缠着我这个老太婆问东问西,还是关于中医的。”


    老专家呵


    呵而笑,莞尔。


    之前,她也曾给不少患者针灸过,但是大部分人都是默默地闭着眼睛享受,偶尔有人交谈,也都是不咸不淡轻聊几句家常,然后就再次沉默不语。


    真有些健谈的,都是扯东扯西,天南海北不着调。


    像杨雪俊这般古灵精怪,缠着问中医,还想要拜她为师的,真的是颇为少见。


    “最后一个穴位,大敦穴。”老专家用酒精棉球擦了擦杨雪俊的大墩穴体表皮肤,然后银针轻颤,浅刺进入,扎至约0.10.2寸,得气,采用补法轻轻捻转。


    这个穴位出自《灵枢·本输,别名水泉、大顺。能调理肝肾、熄风开窍、安神定痫、理血,主治月经不调、崩漏等症。


    杨雪俊再次感觉到那股气流。


    “你后天来取药的时候,我再帮你针灸一次。然后初六再来一次,估计就差不多了,然后就是在家中服药调理。早上我跟你说的那些注意事项,保持心情愉快、不要熬夜等等,可要牢记。”


    “嗯嗯,谢谢许医生。在您这里诊疗,真的是一次愉快的体验呢。”杨雪俊扬了扬峨眉,意犹未尽,但老专家比较忙,不可能一直给她针灸,陪她唠嗑。


    另外就是,这次针灸应该挺贵的,所以不得不告辞离去。


    等到结账的时候,足足花了六百多,诊疗的时间也就差不多四十分钟吧,不过,杨雪俊觉得,还是物超所值的。毕竟是国家级名中医。


    疗效也很显著,她的宫寒暂时消失了,小腹一直暖烘烘的,好像有一股暖流在里面徐徐流转。


    而且,这一次的“酡颜醉脸”,持续时间比较长,一直到傍晚六点多,才渐渐消散,杨雪俊可谓整整“美了一下午”。


    晚上,她没有回小镇老家,而是住在县城自己的房子里,晚饭就是外卖解决。她父母忙着打麻将,也没空来管她。


    而竹海县过年期间,外卖挺多的。对于很多人来说,过年不存在放假这回事,反而是“旺季”。


    不过,大年初一叫外卖,还是挺让外卖小哥惊讶与惊喜的。


    杨雪俊来到卫生间,看着镜子中蜡黄苍白的脸,用手轻抚,忽然有个强烈的意念,那就是,她要学中医。


    学会了,天天给自己针灸,让自己一直美下去,这可比喝酒健康多了!去省城针灸一次,来来回回的时间太长,花费的成本太高,很不容易。


    这一次过去,停车找车位都找了好久,而且停车费相当贵,15元20元一小时,关键是还没空位。


    尤其是经期,下面还流着血呢,还要自己开车来回,还要在医院排队,挂号、付钱等等,真的很不方便。


    若是自己学会了,在家里就可以,那该多好。


    她琢磨着,就算扎针难度太高,但艾灸应该是可以做到的。


    这个念头一起,就再也遏制不住,她上网搜了很多资讯,在了解中医的时候,越看越是兴奋,越看越是着迷。


    而且令她震惊的是,很多人都是人到中年,比如四五十岁了才开始学中医,甚至不乏那种,学个几年,就能医术大成,成为一方名医,著书立说的名家。


    比如朱丹溪12811358,金元四大医家之一,中华十大名医之列,著名的滋阴派创始人,其医名之盛,盛到日本都有专门的“丹溪学社”,来研究他的医术。


    朱丹溪就是三十岁才开始学中医,因为他的母亲病了,脾疼,找了很多大夫,却“众工束手”,这让他很害怕。


    因为,早在他十五岁的时候,父亲就病逝,从此家道中落。


    如果母亲再过世,他真的无法接受!


    然后,朱丹溪就自己上手了!开始学习中医。因为孝道。


    很多医家也是儒家,比如同为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张从正,就写过一本《儒门事亲。


    儒家子弟,不能让自己的母亲受到疾病的困扰。


    既然医生们束手无策,那么,他自己亲自来研究,亲自来治疗!


    然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他无奈之下取《素问研读,三年之后,给老母亲尝试着开了一个方子,结果,一下就治好了母亲的顽疾。


    你以为他从此就走上中医的道路了吗?


    不!


    朱丹溪治好了母亲之后,就将医书束之高阁。他原本就是为了救母,现在母亲病好了,还学什么中医?


    直到后来,他再一次遇到了人生的困境。两个打击,科举未中、爱妻去世。


    他觉得自己的人生很坎坷,处处都是磨难,很迷茫,然后去找了自己的老师理学大家许谦,向老师请教。


    他的老师说自己心痛按现在的说法,应该是心脏病,躺在床上已经好几年,不能剧烈运动,而且这个病,一般的医生都治不好。


    你天赋这么好,这么聪明,为什么非要执迷于科举,不如去学医,也帮我治治病。


    于是,朱丹溪就正式踏上了学医之路。这个时候,他已经四十岁!


    开始时,朱丹溪主要是自学,研读《素问、《太平惠民和济局方等,但由于缺乏明师指点,对古典医籍的领会不深、不透,在使用古方时效果便往往不佳,于是他决定外出走访,寻求高师。后来就拜杭州名医罗知悌为师。


    几年之后,朱丹溪成为一代名医,不仅悬壶济世,更是著书立说。在他死去后,给后人留下了一大批重要的医学著作和诊疗经验,比如《格致余论、《本草衍义补遗、《丹溪心法、《医学发明、《脉诀指掌、《平治荟萃、《语法机要、《丹溪医要、《脉因证治等等,对明清医学的发展,影响很深,是金元学派其他大家所不能比拟的。


    而朱丹溪并不是个例,还有许多人都是四五十岁开始学中医,后有所成。只是成就有大有小而已。


    杨雪俊看得心旷神怡,她现在才24岁,跟那些四五十岁才开始的人相比,并不算晚啊。


    于是,深思熟虑一夜,第二天,她就去图书馆借了几本医学著作,回来研读。


    其中,包含一些古籍,比如《神农百草经、《难经、《中脏经、《脉经、《黄帝针灸甲乙经、《黄帝内经太素等。


    老同学娟子过来找她,约她出去逛街,她就婉拒了,指着书桌上厚厚的一拓书,说自己要利用这次假期,潜心研究这些书。


    娟子翻了翻,惊呆了,当场发出猪叫声,我的妈呀,都是晦涩难懂的中医。里面甚至还有不少文言文原文。


    这特么是人学的?是我们这种年轻小姑娘该学的东西?刷刷抖音,追追剧不好吗?


    但是,见到杨雪俊坐下来,安安静静地看书,娟子只好告辞,去找别人逛街了。


    娟子跟一些朋友们说起,朋友们也都惊讶不已。


    但大部分人认为她就是装逼,可能根本看不进去,或者几天之后就热度消退,然后回归正常。


    他们以己度人是不对的。


    杨雪俊翻阅那些医书,很快,心中就对中医有了个大概的了解,而且令她惊奇的是,自己记别的东西不行,但是记那些穴位、经脉、药名、药方,特别擅长。


    她博览群书,自己对中医作了一个简单的总结,那就是岐黄六术:砭、针、灸、药、按跷、导引,再加号脉之法、经络之道,基本上就是中医的精髓了。


    别看说起来这么简单,但是里面每一项,都博大精深。


    尤其是中药,种类繁多,四气五味,升降沉浮,仅古籍记载就有3000多种,发展至今,更是多达12800余种。


    当代本草代表作《中华本草,收载的药物就有8980味,这还只是单味中药,若是加上归经配伍,方药的组成与运用,就更加繁奥深邃。


    杨雪俊忽然有种感觉,自己是不是以前没有发掘出天分?


    她大学填报专业,当时认知有限,听一个亲戚长辈的推荐,以及父母的期望,去学了旅游管理,毕业后干了一个苦逼兮兮的导游,当时要是学中医该多好?


    不过,现在也不晚。


    等我学会了针灸,到时候去美国考个证,然后在乔的诊所对面开一家中医馆,哈哈,给他一个大大的惊喜!


    不提这个还好,一提这个,老专家不由神色黯然,轻叹一声道:“现在的许氏中医,国内也就我一个人而已。”


    “啊?许氏中医不是百年传承吗?而且好像人丁很旺啊。”杨雪俊惊诧问道。


    老专家摇了摇头,说道:“我的许多兄弟姐妹、堂兄堂弟等人,其中在中医方面有所成就的,都去国外了,大部分在美国开中医馆,少部分在欧洲和东南亚,都做得风生水起,比我强多了。国内许氏一脉,估计等我一死,就后继无人。”


    “那您的子女呢?”杨雪俊问道。


    “他们?”许专家摇了摇头,流露出些许失望,“没一个对中医感兴趣的,都转行干别的去了!”


    “那真是太可惜了,这么好的医术。”杨雪俊吐了吐舌头。


    “可惜什么啊。时代在发展,现在的年轻人,喜欢传统医学的人不多了。”老专家被杨雪俊勾起往事,心情也略略低落,只是她很擅长调节,当即轻轻摆手,说道,“不谈那些不开心的事情。很少有小丫头会缠着我这个老太婆问东问西,还是关于中医的。”


    老专家呵呵而笑,莞尔。


    之前,她也曾给不少患者针灸过,但是大部分人都是默默地闭着眼睛享受,偶尔有人交谈,也都是不咸不淡轻聊几句家常,然后就再次沉默不语。


    真有些健谈的,都是扯东扯西,天南海北不着调。


    像杨雪俊这般古灵精怪,缠着问中医,还想要拜她为师的,真的是颇为少见。


    “最后一个穴位,大敦穴。”老专家用酒精棉球擦了擦杨雪俊的大墩穴体表皮肤,然后银针轻颤,浅刺进入,扎至约0.10.2寸,得气,采用补法轻轻捻转。


    这个穴位出自《灵枢·本输,别名水泉、大顺。能调理肝肾、熄风开窍、安神定痫、理血,主治月经不


    调、崩漏等症。


    杨雪俊再次感觉到那股气流。


    “你后天来取药的时候,我再帮你针灸一次。然后初六再来一次,估计就差不多了,然后就是在家中服药调理。早上我跟你说的那些注意事项,保持心情愉快、不要熬夜等等,可要牢记。”


    “嗯嗯,谢谢许医生。在您这里诊疗,真的是一次愉快的体验呢。”杨雪俊扬了扬峨眉,意犹未尽,但老专家比较忙,不可能一直给她针灸,陪她唠嗑。


    另外就是,这次针灸应该挺贵的,所以不得不告辞离去。


    等到结账的时候,足足花了六百多,诊疗的时间也就差不多四十分钟吧,不过,杨雪俊觉得,还是物超所值的。毕竟是国家级名中医。


    疗效也很显著,她的宫寒暂时消失了,小腹一直暖烘烘的,好像有一股暖流在里面徐徐流转。


    而且,这一次的“酡颜醉脸”,持续时间比较长,一直到傍晚六点多,才渐渐消散,杨雪俊可谓整整“美了一下午”。


    晚上,她没有回小镇老家,而是住在县城自己的房子里,晚饭就是外卖解决。她父母忙着打麻将,也没空来管她。


    而竹海县过年期间,外卖挺多的。对于很多人来说,过年不存在放假这回事,反而是“旺季”。


    不过,大年初一叫外卖,还是挺让外卖小哥惊讶与惊喜的。


    杨雪俊来到卫生间,看着镜子中蜡黄苍白的脸,用手轻抚,忽然有个强烈的意念,那就是,她要学中医。


    学会了,天天给自己针灸,让自己一直美下去,这可比喝酒健康多了!去省城针灸一次,来来回回的时间太长,花费的成本太高,很不容易。


    这一次过去,停车找车位都找了好久,而且停车费相当贵,15元20元一小时,关键是还没空位。


    尤其是经期,下面还流着血呢,还要自己开车来回,还要在医院排队,挂号、付钱等等,真的很不方便。


    若是自己学会了,在家里就可以,那该多好。


    她琢磨着,就算扎针难度太高,但艾灸应该是可以做到的。


    这个念头一起,就再也遏制不住,她上网搜了很多资讯,在了解中医的时候,越看越是兴奋,越看越是着迷。


    而且令她震惊的是,很多人都是人到中年,比如四五十岁了才开始学中医,甚至不乏那种,学个几年,就能医术大成,成为一方名医,著书立说的名家。


    比如朱丹溪12811358,金元四大医家之一,中华十大名医之列,著名的滋阴派创始人,其医名之盛,盛到日本都有专门的“丹溪学社”,来研究他的医术。


    朱丹溪就是三十岁才开始学中医,因为他的母亲病了,脾疼,找了很多大夫,却“众工束手”,这让他很害怕。


    因为,早在他十五岁的时候,父亲就病逝,从此家道中落。


    如果母亲再过世,他真的无法接受!


    然后,朱丹溪就自己上手了!开始学习中医。因为孝道。


    很多医家也是儒家,比如同为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张从正,就写过一本《儒门事亲。


    儒家子弟,不能让自己的母亲受到疾病的困扰。


    既然医生们束手无策,那么,他自己亲自来研究,亲自来治疗!


    然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他无奈之下取《素问研读,三年之后,给老母亲尝试着开了一个方子,结果,一下就治好了母亲的顽疾。


    你以为他从此就走上中医的道路了吗?


    不!


    朱丹溪治好了母亲之后,就将医书束之高阁。他原本就是为了救母,现在母亲病好了,还学什么中医?


    直到后来,他再一次遇到了人生的困境。两个打击,科举未中、爱妻去世。


    他觉得自己的人生很坎坷,处处都是磨难,很迷茫,然后去找了自己的老师理学大家许谦,向老师请教。


    他的老师说自己心痛按现在的说法,应该是心脏病,躺在床上已经好几年,不能剧烈运动,而且这个病,一般的医生都治不好。


    你天赋这么好,这么聪明,为什么非要执迷于科举,不如去学医,也帮我治治病。


    于是,朱丹溪就正式踏上了学医之路。这个时候,他已经四十岁!


    开始时,朱丹溪主要是自学,研读《素问、《太平惠民和济局方等,但由于缺乏明师指点,对古典医籍的领会不深、不透,在使用古方时效果便往往不佳,于是他决定外出走访,寻求高师。后来就拜杭州名医罗知悌为师。


    几年之后,朱丹溪成为一代名医,不仅悬壶济世,更是著书立说。在他死去后,给后人留下了一大批重要的医学著作和诊疗经验,比如《格致余论、《本草衍义补遗、《丹溪心法、《医学发明、《脉诀指掌、《平治荟萃、《语法机要、《丹溪医要、《脉因证治等等,对明清医学的发展,影响很深,是金元学派其他大家所不能比拟的。


    而朱丹溪并不是个例,还有许多


    人都是四五十岁开始学中医,后有所成。只是成就有大有小而已。


    杨雪俊看得心旷神怡,她现在才24岁,跟那些四五十岁才开始的人相比,并不算晚啊。


    于是,深思熟虑一夜,第二天,她就去图书馆借了几本医学著作,回来研读。


    其中,包含一些古籍,比如《神农百草经、《难经、《中脏经、《脉经、《黄帝针灸甲乙经、《黄帝内经太素等。


    老同学娟子过来找她,约她出去逛街,她就婉拒了,指着书桌上厚厚的一拓书,说自己要利用这次假期,潜心研究这些书。


    娟子翻了翻,惊呆了,当场发出猪叫声,我的妈呀,都是晦涩难懂的中医。里面甚至还有不少文言文原文。


    这特么是人学的?是我们这种年轻小姑娘该学的东西?刷刷抖音,追追剧不好吗?


    但是,见到杨雪俊坐下来,安安静静地看书,娟子只好告辞,去找别人逛街了。


    娟子跟一些朋友们说起,朋友们也都惊讶不已。


    但大部分人认为她就是装逼,可能根本看不进去,或者几天之后就热度消退,然后回归正常。


    他们以己度人是不对的。


    杨雪俊翻阅那些医书,很快,心中就对中医有了个大概的了解,而且令她惊奇的是,自己记别的东西不行,但是记那些穴位、经脉、药名、药方,特别擅长。


    她博览群书,自己对中医作了一个简单的总结,那就是岐黄六术:砭、针、灸、药、按跷、导引,再加号脉之法、经络之道,基本上就是中医的精髓了。


    别看说起来这么简单,但是里面每一项,都博大精深。


    尤其是中药,种类繁多,四气五味,升降沉浮,仅古籍记载就有3000多种,发展至今,更是多达12800余种。


    当代本草代表作《中华本草,收载的药物就有8980味,这还只是单味中药,若是加上归经配伍,方药的组成与运用,就更加繁奥深邃。


    杨雪俊忽然有种感觉,自己是不是以前没有发掘出天分?


    她大学填报专业,当时认知有限,听一个亲戚长辈的推荐,以及父母的期望,去学了旅游管理,毕业后干了一个苦逼兮兮的导游,当时要是学中医该多好?


    不过,现在也不晚。


    等我学会了针灸,到时候去美国考个证,然后在乔的诊所对面开一家中医馆,哈哈,给他一个大大的惊喜!


    不提这个还好,一提这个,老专家不由神色黯然,轻叹一声道:“现在的许氏中医,国内也就我一个人而已。”


    “啊?许氏中医不是百年传承吗?而且好像人丁很旺啊。”杨雪俊惊诧问道。


    老专家摇了摇头,说道:“我的许多兄弟姐妹、堂兄堂弟等人,其中在中医方面有所成就的,都去国外了,大部分在美国开中医馆,少部分在欧洲和东南亚,都做得风生水起,比我强多了。国内许氏一脉,估计等我一死,就后继无人。”


    “那您的子女呢?”杨雪俊问道。


    “他们?”许专家摇了摇头,流露出些许失望,“没一个对中医感兴趣的,都转行干别的去了!”


    “那真是太可惜了,这么好的医术。”杨雪俊吐了吐舌头。


    “可惜什么啊。时代在发展,现在的年轻人,喜欢传统医学的人不多了。”老专家被杨雪俊勾起往事,心情也略略低落,只是她很擅长调节,当即轻轻摆手,说道,“不谈那些不开心的事情。很少有小丫头会缠着我这个老太婆问东问西,还是关于中医的。”


    老专家呵呵而笑,莞尔。


    之前,她也曾给不少患者针灸过,但是大部分人都是默默地闭着眼睛享受,偶尔有人交谈,也都是不咸不淡轻聊几句家常,然后就再次沉默不语。


    真有些健谈的,都是扯东扯西,天南海北不着调。


    像杨雪俊这般古灵精怪,缠着问中医,还想要拜她为师的,真的是颇为少见。


    “最后一个穴位,大敦穴。”老专家用酒精棉球擦了擦杨雪俊的大墩穴体表皮肤,然后银针轻颤,浅刺进入,扎至约0.10.2寸,得气,采用补法轻轻捻转。


    这个穴位出自《灵枢·本输,别名水泉、大顺。能调理肝肾、熄风开窍、安神定痫、理血,主治月经不调、崩漏等症。


    杨雪俊再次感觉到那股气流。


    “你后天来取药的时候,我再帮你针灸一次。然后初六再来一次,估计就差不多了,然后就是在家中服药调理。早上我跟你说的那些注意事项,保持心情愉快、不要熬夜等等,可要牢记。”


    “嗯嗯,谢谢许医生。在您这里诊疗,真的是一次愉快的体验呢。”杨雪俊扬了扬峨眉,意犹未尽,但老专家比较忙,不可能一直给她针灸,陪她唠嗑。


    另外就是,这次针灸应该挺贵的,所以不得不告辞离去。


    等到结账的时候,足足花了六百多,诊疗的时间也就差不多四十分钟吧,不过,杨雪俊觉得,还是物超所值的。毕


    竟是国家级名中医。


    疗效也很显著,她的宫寒暂时消失了,小腹一直暖烘烘的,好像有一股暖流在里面徐徐流转。


    而且,这一次的“酡颜醉脸”,持续时间比较长,一直到傍晚六点多,才渐渐消散,杨雪俊可谓整整“美了一下午”。


    晚上,她没有回小镇老家,而是住在县城自己的房子里,晚饭就是外卖解决。她父母忙着打麻将,也没空来管她。


    而竹海县过年期间,外卖挺多的。对于很多人来说,过年不存在放假这回事,反而是“旺季”。


    不过,大年初一叫外卖,还是挺让外卖小哥惊讶与惊喜的。


    杨雪俊来到卫生间,看着镜子中蜡黄苍白的脸,用手轻抚,忽然有个强烈的意念,那就是,她要学中医。


    学会了,天天给自己针灸,让自己一直美下去,这可比喝酒健康多了!去省城针灸一次,来来回回的时间太长,花费的成本太高,很不容易。


    这一次过去,停车找车位都找了好久,而且停车费相当贵,15元20元一小时,关键是还没空位。


    尤其是经期,下面还流着血呢,还要自己开车来回,还要在医院排队,挂号、付钱等等,真的很不方便。


    若是自己学会了,在家里就可以,那该多好。


    她琢磨着,就算扎针难度太高,但艾灸应该是可以做到的。


    这个念头一起,就再也遏制不住,她上网搜了很多资讯,在了解中医的时候,越看越是兴奋,越看越是着迷。


    而且令她震惊的是,很多人都是人到中年,比如四五十岁了才开始学中医,甚至不乏那种,学个几年,就能医术大成,成为一方名医,著书立说的名家。


    比如朱丹溪12811358,金元四大医家之一,中华十大名医之列,著名的滋阴派创始人,其医名之盛,盛到日本都有专门的“丹溪学社”,来研究他的医术。


    朱丹溪就是三十岁才开始学中医,因为他的母亲病了,脾疼,找了很多大夫,却“众工束手”,这让他很害怕。


    因为,早在他十五岁的时候,父亲就病逝,从此家道中落。


    如果母亲再过世,他真的无法接受!


    然后,朱丹溪就自己上手了!开始学习中医。因为孝道。


    很多医家也是儒家,比如同为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张从正,就写过一本《儒门事亲。


    儒家子弟,不能让自己的母亲受到疾病的困扰。


    既然医生们束手无策,那么,他自己亲自来研究,亲自来治疗!


    然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他无奈之下取《素问研读,三年之后,给老母亲尝试着开了一个方子,结果,一下就治好了母亲的顽疾。


    你以为他从此就走上中医的道路了吗?


    不!


    朱丹溪治好了母亲之后,就将医书束之高阁。他原本就是为了救母,现在母亲病好了,还学什么中医?


    直到后来,他再一次遇到了人生的困境。两个打击,科举未中、爱妻去世。


    他觉得自己的人生很坎坷,处处都是磨难,很迷茫,然后去找了自己的老师理学大家许谦,向老师请教。


    他的老师说自己心痛按现在的说法,应该是心脏病,躺在床上已经好几年,不能剧烈运动,而且这个病,一般的医生都治不好。


    你天赋这么好,这么聪明,为什么非要执迷于科举,不如去学医,也帮我治治病。


    于是,朱丹溪就正式踏上了学医之路。这个时候,他已经四十岁!


    开始时,朱丹溪主要是自学,研读《素问、《太平惠民和济局方等,但由于缺乏明师指点,对古典医籍的领会不深、不透,在使用古方时效果便往往不佳,于是他决定外出走访,寻求高师。后来就拜杭州名医罗知悌为师。


    几年之后,朱丹溪成为一代名医,不仅悬壶济世,更是著书立说。在他死去后,给后人留下了一大批重要的医学著作和诊疗经验,比如《格致余论、《本草衍义补遗、《丹溪心法、《医学发明、《脉诀指掌、《平治荟萃、《语法机要、《丹溪医要、《脉因证治等等,对明清医学的发展,影响很深,是金元学派其他大家所不能比拟的。


    而朱丹溪并不是个例,还有许多人都是四五十岁开始学中医,后有所成。只是成就有大有小而已。


    杨雪俊看得心旷神怡,她现在才24岁,跟那些四五十岁才开始的人相比,并不算晚啊。


    于是,深思熟虑一夜,第二天,她就去图书馆借了几本医学著作,回来研读。


    其中,包含一些古籍,比如《神农百草经、《难经、《中脏经、《脉经、《黄帝针灸甲乙经、《黄帝内经太素等。


    老同学娟子过来找她,约她出去逛街,她就婉拒了,指着书桌上厚厚的一拓书,说自己要利用这次假期,潜心研究这些书。


    娟子翻了翻,惊呆了,当场发出猪叫声,我的妈呀,都是晦涩难懂的中医。


    里面甚至还有不少文言文原文。


    这特么是人学的?是我们这种年轻小姑娘该学的东西?刷刷抖音,追追剧不好吗?


    但是,见到杨雪俊坐下来,安安静静地看书,娟子只好告辞,去找别人逛街了。


    娟子跟一些朋友们说起,朋友们也都惊讶不已。


    但大部分人认为她就是装逼,可能根本看不进去,或者几天之后就热度消退,然后回归正常。


    他们以己度人是不对的。


    杨雪俊翻阅那些医书,很快,心中就对中医有了个大概的了解,而且令她惊奇的是,自己记别的东西不行,但是记那些穴位、经脉、药名、药方,特别擅长。


    她博览群书,自己对中医作了一个简单的总结,那就是岐黄六术:砭、针、灸、药、按跷、导引,再加号脉之法、经络之道,基本上就是中医的精髓了。


    别看说起来这么简单,但是里面每一项,都博大精深。


    尤其是中药,种类繁多,四气五味,升降沉浮,仅古籍记载就有3000多种,发展至今,更是多达12800余种。


    当代本草代表作《中华本草,收载的药物就有8980味,这还只是单味中药,若是加上归经配伍,方药的组成与运用,就更加繁奥深邃。


    杨雪俊忽然有种感觉,自己是不是以前没有发掘出天分?


    她大学填报专业,当时认知有限,听一个亲戚长辈的推荐,以及父母的期望,去学了旅游管理,毕业后干了一个苦逼兮兮的导游,当时要是学中医该多好?


    不过,现在也不晚。


    等我学会了针灸,到时候去美国考个证,然后在乔的诊所对面开一家中医馆,哈哈,给他一个大大的惊喜!


    不提这个还好,一提这个,老专家不由神色黯然,轻叹一声道:“现在的许氏中医,国内也就我一个人而已。”


    “啊?许氏中医不是百年传承吗?而且好像人丁很旺啊。”杨雪俊惊诧问道。


    老专家摇了摇头,说道:“我的许多兄弟姐妹、堂兄堂弟等人,其中在中医方面有所成就的,都去国外了,大部分在美国开中医馆,少部分在欧洲和东南亚,都做得风生水起,比我强多了。国内许氏一脉,估计等我一死,就后继无人。”


    “那您的子女呢?”杨雪俊问道。


    “他们?”许专家摇了摇头,流露出些许失望,“没一个对中医感兴趣的,都转行干别的去了!”


    “那真是太可惜了,这么好的医术。”杨雪俊吐了吐舌头。


    “可惜什么啊。时代在发展,现在的年轻人,喜欢传统医学的人不多了。”老专家被杨雪俊勾起往事,心情也略略低落,只是她很擅长调节,当即轻轻摆手,说道,“不谈那些不开心的事情。很少有小丫头会缠着我这个老太婆问东问西,还是关于中医的。”


    老专家呵呵而笑,莞尔。


    之前,她也曾给不少患者针灸过,但是大部分人都是默默地闭着眼睛享受,偶尔有人交谈,也都是不咸不淡轻聊几句家常,然后就再次沉默不语。


    真有些健谈的,都是扯东扯西,天南海北不着调。


    像杨雪俊这般古灵精怪,缠着问中医,还想要拜她为师的,真的是颇为少见。


    “最后一个穴位,大敦穴。”老专家用酒精棉球擦了擦杨雪俊的大墩穴体表皮肤,然后银针轻颤,浅刺进入,扎至约0.10.2寸,得气,采用补法轻轻捻转。


    这个穴位出自《灵枢·本输,别名水泉、大顺。能调理肝肾、熄风开窍、安神定痫、理血,主治月经不调、崩漏等症。


    杨雪俊再次感觉到那股气流。


    “你后天来取药的时候,我再帮你针灸一次。然后初六再来一次,估计就差不多了,然后就是在家中服药调理。早上我跟你说的那些注意事项,保持心情愉快、不要熬夜等等,可要牢记。”


    “嗯嗯,谢谢许医生。在您这里诊疗,真的是一次愉快的体验呢。”杨雪俊扬了扬峨眉,意犹未尽,但老专家比较忙,不可能一直给她针灸,陪她唠嗑。


    另外就是,这次针灸应该挺贵的,所以不得不告辞离去。


    等到结账的时候,足足花了六百多,诊疗的时间也就差不多四十分钟吧,不过,杨雪俊觉得,还是物超所值的。毕竟是国家级名中医。


    疗效也很显著,她的宫寒暂时消失了,小腹一直暖烘烘的,好像有一股暖流在里面徐徐流转。


    而且,这一次的“酡颜醉脸”,持续时间比较长,一直到傍晚六点多,才渐渐消散,杨雪俊可谓整整“美了一下午”。


    晚上,她没有回小镇老家,而是住在县城自己的房子里,晚饭就是外卖解决。她父母忙着打麻将,也没空来管她。


    而竹海县过年期间,外卖挺多的。对于很多人来说,过年不存在放假这回事,反而是“旺季”。


    不过,大年初一叫外卖,还是挺让外卖小哥惊讶与惊喜的。


    杨雪俊来到卫生间,看着镜子中蜡黄苍


    白的脸,用手轻抚,忽然有个强烈的意念,那就是,她要学中医。


    学会了,天天给自己针灸,让自己一直美下去,这可比喝酒健康多了!去省城针灸一次,来来回回的时间太长,花费的成本太高,很不容易。


    这一次过去,停车找车位都找了好久,而且停车费相当贵,15元20元一小时,关键是还没空位。


    尤其是经期,下面还流着血呢,还要自己开车来回,还要在医院排队,挂号、付钱等等,真的很不方便。


    若是自己学会了,在家里就可以,那该多好。


    她琢磨着,就算扎针难度太高,但艾灸应该是可以做到的。


    这个念头一起,就再也遏制不住,她上网搜了很多资讯,在了解中医的时候,越看越是兴奋,越看越是着迷。


    而且令她震惊的是,很多人都是人到中年,比如四五十岁了才开始学中医,甚至不乏那种,学个几年,就能医术大成,成为一方名医,著书立说的名家。


    比如朱丹溪12811358,金元四大医家之一,中华十大名医之列,著名的滋阴派创始人,其医名之盛,盛到日本都有专门的“丹溪学社”,来研究他的医术。


    朱丹溪就是三十岁才开始学中医,因为他的母亲病了,脾疼,找了很多大夫,却“众工束手”,这让他很害怕。


    因为,早在他十五岁的时候,父亲就病逝,从此家道中落。


    如果母亲再过世,他真的无法接受!


    然后,朱丹溪就自己上手了!开始学习中医。因为孝道。


    很多医家也是儒家,比如同为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张从正,就写过一本《儒门事亲。


    儒家子弟,不能让自己的母亲受到疾病的困扰。


    既然医生们束手无策,那么,他自己亲自来研究,亲自来治疗!


    然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他无奈之下取《素问研读,三年之后,给老母亲尝试着开了一个方子,结果,一下就治好了母亲的顽疾。


    你以为他从此就走上中医的道路了吗?


    不!


    朱丹溪治好了母亲之后,就将医书束之高阁。他原本就是为了救母,现在母亲病好了,还学什么中医?


    直到后来,他再一次遇到了人生的困境。两个打击,科举未中、爱妻去世。


    他觉得自己的人生很坎坷,处处都是磨难,很迷茫,然后去找了自己的老师理学大家许谦,向老师请教。


    他的老师说自己心痛按现在的说法,应该是心脏病,躺在床上已经好几年,不能剧烈运动,而且这个病,一般的医生都治不好。


    你天赋这么好,这么聪明,为什么非要执迷于科举,不如去学医,也帮我治治病。


    于是,朱丹溪就正式踏上了学医之路。这个时候,他已经四十岁!


    开始时,朱丹溪主要是自学,研读《素问、《太平惠民和济局方等,但由于缺乏明师指点,对古典医籍的领会不深、不透,在使用古方时效果便往往不佳,于是他决定外出走访,寻求高师。后来就拜杭州名医罗知悌为师。


    几年之后,朱丹溪成为一代名医,不仅悬壶济世,更是著书立说。在他死去后,给后人留下了一大批重要的医学著作和诊疗经验,比如《格致余论、《本草衍义补遗、《丹溪心法、《医学发明、《脉诀指掌、《平治荟萃、《语法机要、《丹溪医要、《脉因证治等等,对明清医学的发展,影响很深,是金元学派其他大家所不能比拟的。


    而朱丹溪并不是个例,还有许多人都是四五十岁开始学中医,后有所成。只是成就有大有小而已。


    杨雪俊看得心旷神怡,她现在才24岁,跟那些四五十岁才开始的人相比,并不算晚啊。


    于是,深思熟虑一夜,第二天,她就去图书馆借了几本医学著作,回来研读。


    其中,包含一些古籍,比如《神农百草经、《难经、《中脏经、《脉经、《黄帝针灸甲乙经、《黄帝内经太素等。


    老同学娟子过来找她,约她出去逛街,她就婉拒了,指着书桌上厚厚的一拓书,说自己要利用这次假期,潜心研究这些书。


    娟子翻了翻,惊呆了,当场发出猪叫声,我的妈呀,都是晦涩难懂的中医。里面甚至还有不少文言文原文。


    这特么是人学的?是我们这种年轻小姑娘该学的东西?刷刷抖音,追追剧不好吗?


    但是,见到杨雪俊坐下来,安安静静地看书,娟子只好告辞,去找别人逛街了。


    娟子跟一些朋友们说起,朋友们也都惊讶不已。


    但大部分人认为她就是装逼,可能根本看不进去,或者几天之后就热度消退,然后回归正常。


    他们以己度人是不对的。


    杨雪俊翻阅那些医书,很快,心中就对中医有了个大概的了解,而且令她惊奇的是,自己记别的东西不行,但是记那些穴位、经脉、药名、药方,特别擅长。


    她博


    览群书,自己对中医作了一个简单的总结,那就是岐黄六术:砭、针、灸、药、按跷、导引,再加号脉之法、经络之道,基本上就是中医的精髓了。


    别看说起来这么简单,但是里面每一项,都博大精深。


    尤其是中药,种类繁多,四气五味,升降沉浮,仅古籍记载就有3000多种,发展至今,更是多达12800余种。


    当代本草代表作《中华本草,收载的药物就有8980味,这还只是单味中药,若是加上归经配伍,方药的组成与运用,就更加繁奥深邃。


    杨雪俊忽然有种感觉,自己是不是以前没有发掘出天分?


    她大学填报专业,当时认知有限,听一个亲戚长辈的推荐,以及父母的期望,去学了旅游管理,毕业后干了一个苦逼兮兮的导游,当时要是学中医该多好?


    不过,现在也不晚。


    等我学会了针灸,到时候去美国考个证,然后在乔的诊所对面开一家中医馆,哈哈,给他一个大大的惊喜!


    不提这个还好,一提这个,老专家不由神色黯然,轻叹一声道:“现在的许氏中医,国内也就我一个人而已。”


    “啊?许氏中医不是百年传承吗?而且好像人丁很旺啊。”杨雪俊惊诧问道。


    老专家摇了摇头,说道:“我的许多兄弟姐妹、堂兄堂弟等人,其中在中医方面有所成就的,都去国外了,大部分在美国开中医馆,少部分在欧洲和东南亚,都做得风生水起,比我强多了。国内许氏一脉,估计等我一死,就后继无人。”


    “那您的子女呢?”杨雪俊问道。


    “他们?”许专家摇了摇头,流露出些许失望,“没一个对中医感兴趣的,都转行干别的去了!”


    “那真是太可惜了,这么好的医术。”杨雪俊吐了吐舌头。


    “可惜什么啊。时代在发展,现在的年轻人,喜欢传统医学的人不多了。”老专家被杨雪俊勾起往事,心情也略略低落,只是她很擅长调节,当即轻轻摆手,说道,“不谈那些不开心的事情。很少有小丫头会缠着我这个老太婆问东问西,还是关于中医的。”


    老专家呵呵而笑,莞尔。


    之前,她也曾给不少患者针灸过,但是大部分人都是默默地闭着眼睛享受,偶尔有人交谈,也都是不咸不淡轻聊几句家常,然后就再次沉默不语。


    真有些健谈的,都是扯东扯西,天南海北不着调。


    像杨雪俊这般古灵精怪,缠着问中医,还想要拜她为师的,真的是颇为少见。


    “最后一个穴位,大敦穴。”老专家用酒精棉球擦了擦杨雪俊的大墩穴体表皮肤,然后银针轻颤,浅刺进入,扎至约0.10.2寸,得气,采用补法轻轻捻转。


    这个穴位出自《灵枢·本输,别名水泉、大顺。能调理肝肾、熄风开窍、安神定痫、理血,主治月经不调、崩漏等症。


    杨雪俊再次感觉到那股气流。


    “你后天来取药的时候,我再帮你针灸一次。然后初六再来一次,估计就差不多了,然后就是在家中服药调理。早上我跟你说的那些注意事项,保持心情愉快、不要熬夜等等,可要牢记。”


    “嗯嗯,谢谢许医生。在您这里诊疗,真的是一次愉快的体验呢。”杨雪俊扬了扬峨眉,意犹未尽,但老专家比较忙,不可能一直给她针灸,陪她唠嗑。


    另外就是,这次针灸应该挺贵的,所以不得不告辞离去。


    等到结账的时候,足足花了六百多,诊疗的时间也就差不多四十分钟吧,不过,杨雪俊觉得,还是物超所值的。毕竟是国家级名中医。


    疗效也很显著,她的宫寒暂时消失了,小腹一直暖烘烘的,好像有一股暖流在里面徐徐流转。


    而且,这一次的“酡颜醉脸”,持续时间比较长,一直到傍晚六点多,才渐渐消散,杨雪俊可谓整整“美了一下午”。


    晚上,她没有回小镇老家,而是住在县城自己的房子里,晚饭就是外卖解决。她父母忙着打麻将,也没空来管她。


    而竹海县过年期间,外卖挺多的。对于很多人来说,过年不存在放假这回事,反而是“旺季”。


    不过,大年初一叫外卖,还是挺让外卖小哥惊讶与惊喜的。


    杨雪俊来到卫生间,看着镜子中蜡黄苍白的脸,用手轻抚,忽然有个强烈的意念,那就是,她要学中医。


    学会了,天天给自己针灸,让自己一直美下去,这可比喝酒健康多了!去省城针灸一次,来来回回的时间太长,花费的成本太高,很不容易。


    这一次过去,停车找车位都找了好久,而且停车费相当贵,15元20元一小时,关键是还没空位。


    尤其是经期,下面还流着血呢,还要自己开车来回,还要在医院排队,挂号、付钱等等,真的很不方便。


    若是自己学会了,在家里就可以,那该多好。


    她琢磨着,就算扎针难度太高,但艾灸应该是可以做到的。


    这个念头一起,就再


    也遏制不住,她上网搜了很多资讯,在了解中医的时候,越看越是兴奋,越看越是着迷。


    而且令她震惊的是,很多人都是人到中年,比如四五十岁了才开始学中医,甚至不乏那种,学个几年,就能医术大成,成为一方名医,著书立说的名家。


    比如朱丹溪12811358,金元四大医家之一,中华十大名医之列,著名的滋阴派创始人,其医名之盛,盛到日本都有专门的“丹溪学社”,来研究他的医术。


    朱丹溪就是三十岁才开始学中医,因为他的母亲病了,脾疼,找了很多大夫,却“众工束手”,这让他很害怕。


    因为,早在他十五岁的时候,父亲就病逝,从此家道中落。


    如果母亲再过世,他真的无法接受!


    然后,朱丹溪就自己上手了!开始学习中医。因为孝道。


    很多医家也是儒家,比如同为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张从正,就写过一本《儒门事亲。


    儒家子弟,不能让自己的母亲受到疾病的困扰。


    既然医生们束手无策,那么,他自己亲自来研究,亲自来治疗!


    然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他无奈之下取《素问研读,三年之后,给老母亲尝试着开了一个方子,结果,一下就治好了母亲的顽疾。


    你以为他从此就走上中医的道路了吗?


    不!


    朱丹溪治好了母亲之后,就将医书束之高阁。他原本就是为了救母,现在母亲病好了,还学什么中医?


    直到后来,他再一次遇到了人生的困境。两个打击,科举未中、爱妻去世。


    他觉得自己的人生很坎坷,处处都是磨难,很迷茫,然后去找了自己的老师理学大家许谦,向老师请教。


    他的老师说自己心痛按现在的说法,应该是心脏病,躺在床上已经好几年,不能剧烈运动,而且这个病,一般的医生都治不好。


    你天赋这么好,这么聪明,为什么非要执迷于科举,不如去学医,也帮我治治病。


    于是,朱丹溪就正式踏上了学医之路。这个时候,他已经四十岁!


    开始时,朱丹溪主要是自学,研读《素问、《太平惠民和济局方等,但由于缺乏明师指点,对古典医籍的领会不深、不透,在使用古方时效果便往往不佳,于是他决定外出走访,寻求高师。后来就拜杭州名医罗知悌为师。


    几年之后,朱丹溪成为一代名医,不仅悬壶济世,更是著书立说。在他死去后,给后人留下了一大批重要的医学著作和诊疗经验,比如《格致余论、《本草衍义补遗、《丹溪心法、《医学发明、《脉诀指掌、《平治荟萃、《语法机要、《丹溪医要、《脉因证治等等,对明清医学的发展,影响很深,是金元学派其他大家所不能比拟的。


    而朱丹溪并不是个例,还有许多人都是四五十岁开始学中医,后有所成。只是成就有大有小而已。


    杨雪俊看得心旷神怡,她现在才24岁,跟那些四五十岁才开始的人相比,并不算晚啊。


    于是,深思熟虑一夜,第二天,她就去图书馆借了几本医学著作,回来研读。


    其中,包含一些古籍,比如《神农百草经、《难经、《中脏经、《脉经、《黄帝针灸甲乙经、《黄帝内经太素等。


    老同学娟子过来找她,约她出去逛街,她就婉拒了,指着书桌上厚厚的一拓书,说自己要利用这次假期,潜心研究这些书。


    娟子翻了翻,惊呆了,当场发出猪叫声,我的妈呀,都是晦涩难懂的中医。里面甚至还有不少文言文原文。


    这特么是人学的?是我们这种年轻小姑娘该学的东西?刷刷抖音,追追剧不好吗?


    但是,见到杨雪俊坐下来,安安静静地看书,娟子只好告辞,去找别人逛街了。


    娟子跟一些朋友们说起,朋友们也都惊讶不已。


    但大部分人认为她就是装逼,可能根本看不进去,或者几天之后就热度消退,然后回归正常。


    他们以己度人是不对的。


    杨雪俊翻阅那些医书,很快,心中就对中医有了个大概的了解,而且令她惊奇的是,自己记别的东西不行,但是记那些穴位、经脉、药名、药方,特别擅长。


    她博览群书,自己对中医作了一个简单的总结,那就是岐黄六术:砭、针、灸、药、按跷、导引,再加号脉之法、经络之道,基本上就是中医的精髓了。


    别看说起来这么简单,但是里面每一项,都博大精深。


    尤其是中药,种类繁多,四气五味,升降沉浮,仅古籍记载就有3000多种,发展至今,更是多达12800余种。


    当代本草代表作《中华本草,收载的药物就有8980味,这还只是单味中药,若是加上归经配伍,方药的组成与运用,就更加繁奥深邃。


    杨雪俊忽然有种感觉,自己是不是以前没有发掘出天分?


    她大学填报专业,当时认知有限,听一


    个亲戚长辈的推荐,以及父母的期望,去学了旅游管理,毕业后干了一个苦逼兮兮的导游,当时要是学中医该多好?


    不过,现在也不晚。


    等我学会了针灸,到时候去美国考个证,然后在乔的诊所对面开一家中医馆,哈哈,给他一个大大的惊喜!


    不提这个还好,一提这个,老专家不由神色黯然,轻叹一声道:“现在的许氏中医,国内也就我一个人而已。”


    “啊?许氏中医不是百年传承吗?而且好像人丁很旺啊。”杨雪俊惊诧问道。


    老专家摇了摇头,说道:“我的许多兄弟姐妹、堂兄堂弟等人,其中在中医方面有所成就的,都去国外了,大部分在美国开中医馆,少部分在欧洲和东南亚,都做得风生水起,比我强多了。国内许氏一脉,估计等我一死,就后继无人。”


    “那您的子女呢?”杨雪俊问道。


    “他们?”许专家摇了摇头,流露出些许失望,“没一个对中医感兴趣的,都转行干别的去了!”


    “那真是太可惜了,这么好的医术。”杨雪俊吐了吐舌头。


    “可惜什么啊。时代在发展,现在的年轻人,喜欢传统医学的人不多了。”老专家被杨雪俊勾起往事,心情也略略低落,只是她很擅长调节,当即轻轻摆手,说道,“不谈那些不开心的事情。很少有小丫头会缠着我这个老太婆问东问西,还是关于中医的。”


    老专家呵呵而笑,莞尔。


    之前,她也曾给不少患者针灸过,但是大部分人都是默默地闭着眼睛享受,偶尔有人交谈,也都是不咸不淡轻聊几句家常,然后就再次沉默不语。


    真有些健谈的,都是扯东扯西,天南海北不着调。


    像杨雪俊这般古灵精怪,缠着问中医,还想要拜她为师的,真的是颇为少见。


    “最后一个穴位,大敦穴。”老专家用酒精棉球擦了擦杨雪俊的大墩穴体表皮肤,然后银针轻颤,浅刺进入,扎至约0.10.2寸,得气,采用补法轻轻捻转。


    这个穴位出自《灵枢·本输,别名水泉、大顺。能调理肝肾、熄风开窍、安神定痫、理血,主治月经不调、崩漏等症。


    杨雪俊再次感觉到那股气流。


    “你后天来取药的时候,我再帮你针灸一次。然后初六再来一次,估计就差不多了,然后就是在家中服药调理。早上我跟你说的那些注意事项,保持心情愉快、不要熬夜等等,可要牢记。”


    “嗯嗯,谢谢许医生。在您这里诊疗,真的是一次愉快的体验呢。”杨雪俊扬了扬峨眉,意犹未尽,但老专家比较忙,不可能一直给她针灸,陪她唠嗑。


    另外就是,这次针灸应该挺贵的,所以不得不告辞离去。


    等到结账的时候,足足花了六百多,诊疗的时间也就差不多四十分钟吧,不过,杨雪俊觉得,还是物超所值的。毕竟是国家级名中医。


    疗效也很显著,她的宫寒暂时消失了,小腹一直暖烘烘的,好像有一股暖流在里面徐徐流转。


    而且,这一次的“酡颜醉脸”,持续时间比较长,一直到傍晚六点多,才渐渐消散,杨雪俊可谓整整“美了一下午”。


    晚上,她没有回小镇老家,而是住在县城自己的房子里,晚饭就是外卖解决。她父母忙着打麻将,也没空来管她。


    而竹海县过年期间,外卖挺多的。对于很多人来说,过年不存在放假这回事,反而是“旺季”。


    不过,大年初一叫外卖,还是挺让外卖小哥惊讶与惊喜的。


    杨雪俊来到卫生间,看着镜子中蜡黄苍白的脸,用手轻抚,忽然有个强烈的意念,那就是,她要学中医。


    学会了,天天给自己针灸,让自己一直美下去,这可比喝酒健康多了!去省城针灸一次,来来回回的时间太长,花费的成本太高,很不容易。


    这一次过去,停车找车位都找了好久,而且停车费相当贵,15元20元一小时,关键是还没空位。


    尤其是经期,下面还流着血呢,还要自己开车来回,还要在医院排队,挂号、付钱等等,真的很不方便。


    若是自己学会了,在家里就可以,那该多好。


    她琢磨着,就算扎针难度太高,但艾灸应该是可以做到的。


    这个念头一起,就再也遏制不住,她上网搜了很多资讯,在了解中医的时候,越看越是兴奋,越看越是着迷。


    而且令她震惊的是,很多人都是人到中年,比如四五十岁了才开始学中医,甚至不乏那种,学个几年,就能医术大成,成为一方名医,著书立说的名家。


    比如朱丹溪12811358,金元四大医家之一,中华十大名医之列,著名的滋阴派创始人,其医名之盛,盛到日本都有专门的“丹溪学社”,来研究他的医术。


    朱丹溪就是三十岁才开始学中医,因为他的母亲病了,脾疼,找了很多大夫,却“众工束手”,这让他很害怕。


    因为,早在他十五岁的时候,父亲就病逝,从此家道


    中落。


    如果母亲再过世,他真的无法接受!


    然后,朱丹溪就自己上手了!开始学习中医。因为孝道。


    很多医家也是儒家,比如同为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张从正,就写过一本《儒门事亲。


    儒家子弟,不能让自己的母亲受到疾病的困扰。


    既然医生们束手无策,那么,他自己亲自来研究,亲自来治疗!


    然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他无奈之下取《素问研读,三年之后,给老母亲尝试着开了一个方子,结果,一下就治好了母亲的顽疾。


    你以为他从此就走上中医的道路了吗?


    不!


    朱丹溪治好了母亲之后,就将医书束之高阁。他原本就是为了救母,现在母亲病好了,还学什么中医?


    直到后来,他再一次遇到了人生的困境。两个打击,科举未中、爱妻去世。


    他觉得自己的人生很坎坷,处处都是磨难,很迷茫,然后去找了自己的老师理学大家许谦,向老师请教。


    他的老师说自己心痛按现在的说法,应该是心脏病,躺在床上已经好几年,不能剧烈运动,而且这个病,一般的医生都治不好。


    你天赋这么好,这么聪明,为什么非要执迷于科举,不如去学医,也帮我治治病。


    于是,朱丹溪就正式踏上了学医之路。这个时候,他已经四十岁!


    开始时,朱丹溪主要是自学,研读《素问、《太平惠民和济局方等,但由于缺乏明师指点,对古典医籍的领会不深、不透,在使用古方时效果便往往不佳,于是他决定外出走访,寻求高师。后来就拜杭州名医罗知悌为师。


    几年之后,朱丹溪成为一代名医,不仅悬壶济世,更是著书立说。在他死去后,给后人留下了一大批重要的医学著作和诊疗经验,比如《格致余论、《本草衍义补遗、《丹溪心法、《医学发明、《脉诀指掌、《平治荟萃、《语法机要、《丹溪医要、《脉因证治等等,对明清医学的发展,影响很深,是金元学派其他大家所不能比拟的。


    而朱丹溪并不是个例,还有许多人都是四五十岁开始学中医,后有所成。只是成就有大有小而已。


    杨雪俊看得心旷神怡,她现在才24岁,跟那些四五十岁才开始的人相比,并不算晚啊。


    于是,深思熟虑一夜,第二天,她就去图书馆借了几本医学著作,回来研读。


    其中,包含一些古籍,比如《神农百草经、《难经、《中脏经、《脉经、《黄帝针灸甲乙经、《黄帝内经太素等。


    老同学娟子过来找她,约她出去逛街,她就婉拒了,指着书桌上厚厚的一拓书,说自己要利用这次假期,潜心研究这些书。


    娟子翻了翻,惊呆了,当场发出猪叫声,我的妈呀,都是晦涩难懂的中医。里面甚至还有不少文言文原文。


    这特么是人学的?是我们这种年轻小姑娘该学的东西?刷刷抖音,追追剧不好吗?


    但是,见到杨雪俊坐下来,安安静静地看书,娟子只好告辞,去找别人逛街了。


    娟子跟一些朋友们说起,朋友们也都惊讶不已。


    但大部分人认为她就是装逼,可能根本看不进去,或者几天之后就热度消退,然后回归正常。


    他们以己度人是不对的。


    杨雪俊翻阅那些医书,很快,心中就对中医有了个大概的了解,而且令她惊奇的是,自己记别的东西不行,但是记那些穴位、经脉、药名、药方,特别擅长。


    她博览群书,自己对中医作了一个简单的总结,那就是岐黄六术:砭、针、灸、药、按跷、导引,再加号脉之法、经络之道,基本上就是中医的精髓了。


    别看说起来这么简单,但是里面每一项,都博大精深。


    尤其是中药,种类繁多,四气五味,升降沉浮,仅古籍记载就有3000多种,发展至今,更是多达12800余种。


    当代本草代表作《中华本草,收载的药物就有8980味,这还只是单味中药,若是加上归经配伍,方药的组成与运用,就更加繁奥深邃。


    杨雪俊忽然有种感觉,自己是不是以前没有发掘出天分?


    她大学填报专业,当时认知有限,听一个亲戚长辈的推荐,以及父母的期望,去学了旅游管理,毕业后干了一个苦逼兮兮的导游,当时要是学中医该多好?


    不过,现在也不晚。


    等我学会了针灸,到时候去美国考个证,然后在乔的诊所对面开一家中医馆,哈哈,给他一个大大的惊喜!


    不提这个还好,一提这个,老专家不由神色黯然,轻叹一声道:“现在的许氏中医,国内也就我一个人而已。”


    “啊?许氏中医不是百年传承吗?而且好像人丁很旺啊。”杨雪俊惊诧问道。


    老专家摇了摇头,说道:“我的许多兄弟姐妹、堂兄堂弟等人,其中在中医方面有所成就的,都去国外了,大部分在美国开中


    医馆,少部分在欧洲和东南亚,都做得风生水起,比我强多了。国内许氏一脉,估计等我一死,就后继无人。”


    “那您的子女呢?”杨雪俊问道。


    “他们?”许专家摇了摇头,流露出些许失望,“没一个对中医感兴趣的,都转行干别的去了!”


    “那真是太可惜了,这么好的医术。”杨雪俊吐了吐舌头。


    “可惜什么啊。时代在发展,现在的年轻人,喜欢传统医学的人不多了。”老专家被杨雪俊勾起往事,心情也略略低落,只是她很擅长调节,当即轻轻摆手,说道,“不谈那些不开心的事情。很少有小丫头会缠着我这个老太婆问东问西,还是关于中医的。”


    老专家呵呵而笑,莞尔。


    之前,她也曾给不少患者针灸过,但是大部分人都是默默地闭着眼睛享受,偶尔有人交谈,也都是不咸不淡轻聊几句家常,然后就再次沉默不语。


    真有些健谈的,都是扯东扯西,天南海北不着调。


    像杨雪俊这般古灵精怪,缠着问中医,还想要拜她为师的,真的是颇为少见。


    “最后一个穴位,大敦穴。”老专家用酒精棉球擦了擦杨雪俊的大墩穴体表皮肤,然后银针轻颤,浅刺进入,扎至约0.10.2寸,得气,采用补法轻轻捻转。


    这个穴位出自《灵枢·本输,别名水泉、大顺。能调理肝肾、熄风开窍、安神定痫、理血,主治月经不调、崩漏等症。


    杨雪俊再次感觉到那股气流。


    “你后天来取药的时候,我再帮你针灸一次。然后初六再来一次,估计就差不多了,然后就是在家中服药调理。早上我跟你说的那些注意事项,保持心情愉快、不要熬夜等等,可要牢记。”


    “嗯嗯,谢谢许医生。在您这里诊疗,真的是一次愉快的体验呢。”杨雪俊扬了扬峨眉,意犹未尽,但老专家比较忙,不可能一直给她针灸,陪她唠嗑。


    另外就是,这次针灸应该挺贵的,所以不得不告辞离去。


    等到结账的时候,足足花了六百多,诊疗的时间也就差不多四十分钟吧,不过,杨雪俊觉得,还是物超所值的。毕竟是国家级名中医。


    疗效也很显著,她的宫寒暂时消失了,小腹一直暖烘烘的,好像有一股暖流在里面徐徐流转。


    而且,这一次的“酡颜醉脸”,持续时间比较长,一直到傍晚六点多,才渐渐消散,杨雪俊可谓整整“美了一下午”。


    晚上,她没有回小镇老家,而是住在县城自己的房子里,晚饭就是外卖解决。她父母忙着打麻将,也没空来管她。


    而竹海县过年期间,外卖挺多的。对于很多人来说,过年不存在放假这回事,反而是“旺季”。


    不过,大年初一叫外卖,还是挺让外卖小哥惊讶与惊喜的。


    杨雪俊来到卫生间,看着镜子中蜡黄苍白的脸,用手轻抚,忽然有个强烈的意念,那就是,她要学中医。


    学会了,天天给自己针灸,让自己一直美下去,这可比喝酒健康多了!去省城针灸一次,来来回回的时间太长,花费的成本太高,很不容易。


    这一次过去,停车找车位都找了好久,而且停车费相当贵,15元20元一小时,关键是还没空位。


    尤其是经期,下面还流着血呢,还要自己开车来回,还要在医院排队,挂号、付钱等等,真的很不方便。


    若是自己学会了,在家里就可以,那该多好。


    她琢磨着,就算扎针难度太高,但艾灸应该是可以做到的。


    这个念头一起,就再也遏制不住,她上网搜了很多资讯,在了解中医的时候,越看越是兴奋,越看越是着迷。


    而且令她震惊的是,很多人都是人到中年,比如四五十岁了才开始学中医,甚至不乏那种,学个几年,就能医术大成,成为一方名医,著书立说的名家。


    比如朱丹溪12811358,金元四大医家之一,中华十大名医之列,著名的滋阴派创始人,其医名之盛,盛到日本都有专门的“丹溪学社”,来研究他的医术。


    朱丹溪就是三十岁才开始学中医,因为他的母亲病了,脾疼,找了很多大夫,却“众工束手”,这让他很害怕。


    因为,早在他十五岁的时候,父亲就病逝,从此家道中落。


    如果母亲再过世,他真的无法接受!


    然后,朱丹溪就自己上手了!开始学习中医。因为孝道。


    很多医家也是儒家,比如同为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张从正,就写过一本《儒门事亲。


    儒家子弟,不能让自己的母亲受到疾病的困扰。


    既然医生们束手无策,那么,他自己亲自来研究,亲自来治疗!


    然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他无奈之下取《素问研读,三年之后,给老母亲尝试着开了一个方子,结果,一下就治好了母亲的顽疾。


    你以为他从此就走上中医的道路了吗?


    不!


    朱丹溪治好


    了母亲之后,就将医书束之高阁。他原本就是为了救母,现在母亲病好了,还学什么中医?


    直到后来,他再一次遇到了人生的困境。两个打击,科举未中、爱妻去世。


    他觉得自己的人生很坎坷,处处都是磨难,很迷茫,然后去找了自己的老师理学大家许谦,向老师请教。


    他的老师说自己心痛按现在的说法,应该是心脏病,躺在床上已经好几年,不能剧烈运动,而且这个病,一般的医生都治不好。


    你天赋这么好,这么聪明,为什么非要执迷于科举,不如去学医,也帮我治治病。


    于是,朱丹溪就正式踏上了学医之路。这个时候,他已经四十岁!


    开始时,朱丹溪主要是自学,研读《素问、《太平惠民和济局方等,但由于缺乏明师指点,对古典医籍的领会不深、不透,在使用古方时效果便往往不佳,于是他决定外出走访,寻求高师。后来就拜杭州名医罗知悌为师。


    几年之后,朱丹溪成为一代名医,不仅悬壶济世,更是著书立说。在他死去后,给后人留下了一大批重要的医学著作和诊疗经验,比如《格致余论、《本草衍义补遗、《丹溪心法、《医学发明、《脉诀指掌、《平治荟萃、《语法机要、《丹溪医要、《脉因证治等等,对明清医学的发展,影响很深,是金元学派其他大家所不能比拟的。


    而朱丹溪并不是个例,还有许多人都是四五十岁开始学中医,后有所成。只是成就有大有小而已。


    杨雪俊看得心旷神怡,她现在才24岁,跟那些四五十岁才开始的人相比,并不算晚啊。


    于是,深思熟虑一夜,第二天,她就去图书馆借了几本医学著作,回来研读。


    其中,包含一些古籍,比如《神农百草经、《难经、《中脏经、《脉经、《黄帝针灸甲乙经、《黄帝内经太素等。


    老同学娟子过来找她,约她出去逛街,她就婉拒了,指着书桌上厚厚的一拓书,说自己要利用这次假期,潜心研究这些书。


    娟子翻了翻,惊呆了,当场发出猪叫声,我的妈呀,都是晦涩难懂的中医。里面甚至还有不少文言文原文。


    这特么是人学的?是我们这种年轻小姑娘该学的东西?刷刷抖音,追追剧不好吗?


    但是,见到杨雪俊坐下来,安安静静地看书,娟子只好告辞,去找别人逛街了。


    娟子跟一些朋友们说起,朋友们也都惊讶不已。


    但大部分人认为她就是装逼,可能根本看不进去,或者几天之后就热度消退,然后回归正常。


    他们以己度人是不对的。


    杨雪俊翻阅那些医书,很快,心中就对中医有了个大概的了解,而且令她惊奇的是,自己记别的东西不行,但是记那些穴位、经脉、药名、药方,特别擅长。


    她博览群书,自己对中医作了一个简单的总结,那就是岐黄六术:砭、针、灸、药、按跷、导引,再加号脉之法、经络之道,基本上就是中医的精髓了。


    别看说起来这么简单,但是里面每一项,都博大精深。


    尤其是中药,种类繁多,四气五味,升降沉浮,仅古籍记载就有3000多种,发展至今,更是多达12800余种。


    当代本草代表作《中华本草,收载的药物就有8980味,这还只是单味中药,若是加上归经配伍,方药的组成与运用,就更加繁奥深邃。


    杨雪俊忽然有种感觉,自己是不是以前没有发掘出天分?


    她大学填报专业,当时认知有限,听一个亲戚长辈的推荐,以及父母的期望,去学了旅游管理,毕业后干了一个苦逼兮兮的导游,当时要是学中医该多好?


    不过,现在也不晚。


    等我学会了针灸,到时候去美国考个证,然后在乔的诊所对面开一家中医馆,哈哈,给他一个大大的惊喜!


    不提这个还好,一提这个,老专家不由神色黯然,轻叹一声道:“现在的许氏中医,国内也就我一个人而已。”


    “啊?许氏中医不是百年传承吗?而且好像人丁很旺啊。”杨雪俊惊诧问道。


    老专家摇了摇头,说道:“我的许多兄弟姐妹、堂兄堂弟等人,其中在中医方面有所成就的,都去国外了,大部分在美国开中医馆,少部分在欧洲和东南亚,都做得风生水起,比我强多了。国内许氏一脉,估计等我一死,就后继无人。”


    “那您的子女呢?”杨雪俊问道。


    “他们?”许专家摇了摇头,流露出些许失望,“没一个对中医感兴趣的,都转行干别的去了!”


    “那真是太可惜了,这么好的医术。”杨雪俊吐了吐舌头。


    “可惜什么啊。时代在发展,现在的年轻人,喜欢传统医学的人不多了。”老专家被杨雪俊勾起往事,心情也略略低落,只是她很擅长调节,当即轻轻摆手,说道,“不谈那些不开心的事情。很少有小丫头会缠着我这个老太婆问东问西,还是关于中医的。”


    老专家呵呵而笑,莞尔。


    之前,她也曾给不少患者针灸过,但是大部分人都是默默地闭着眼睛享受,偶尔有人交谈,也都是不咸不淡轻聊几句家常,然后就再次沉默不语。


    真有些健谈的,都是扯东扯西,天南海北不着调。


    像杨雪俊这般古灵精怪,缠着问中医,还想要拜她为师的,真的是颇为少见。


    “最后一个穴位,大敦穴。”老专家用酒精棉球擦了擦杨雪俊的大墩穴体表皮肤,然后银针轻颤,浅刺进入,扎至约0.10.2寸,得气,采用补法轻轻捻转。


    这个穴位出自《灵枢·本输,别名水泉、大顺。能调理肝肾、熄风开窍、安神定痫、理血,主治月经不调、崩漏等症。


    杨雪俊再次感觉到那股气流。


    “你后天来取药的时候,我再帮你针灸一次。然后初六再来一次,估计就差不多了,然后就是在家中服药调理。早上我跟你说的那些注意事项,保持心情愉快、不要熬夜等等,可要牢记。”


    “嗯嗯,谢谢许医生。在您这里诊疗,真的是一次愉快的体验呢。”杨雪俊扬了扬峨眉,意犹未尽,但老专家比较忙,不可能一直给她针灸,陪她唠嗑。


    另外就是,这次针灸应该挺贵的,所以不得不告辞离去。


    等到结账的时候,足足花了六百多,诊疗的时间也就差不多四十分钟吧,不过,杨雪俊觉得,还是物超所值的。毕竟是国家级名中医。


    疗效也很显著,她的宫寒暂时消失了,小腹一直暖烘烘的,好像有一股暖流在里面徐徐流转。


    而且,这一次的“酡颜醉脸”,持续时间比较长,一直到傍晚六点多,才渐渐消散,杨雪俊可谓整整“美了一下午”。


    晚上,她没有回小镇老家,而是住在县城自己的房子里,晚饭就是外卖解决。她父母忙着打麻将,也没空来管她。


    而竹海县过年期间,外卖挺多的。对于很多人来说,过年不存在放假这回事,反而是“旺季”。


    不过,大年初一叫外卖,还是挺让外卖小哥惊讶与惊喜的。


    杨雪俊来到卫生间,看着镜子中蜡黄苍白的脸,用手轻抚,忽然有个强烈的意念,那就是,她要学中医。


    学会了,天天给自己针灸,让自己一直美下去,这可比喝酒健康多了!去省城针灸一次,来来回回的时间太长,花费的成本太高,很不容易。


    这一次过去,停车找车位都找了好久,而且停车费相当贵,15元20元一小时,关键是还没空位。


    尤其是经期,下面还流着血呢,还要自己开车来回,还要在医院排队,挂号、付钱等等,真的很不方便。


    若是自己学会了,在家里就可以,那该多好。


    她琢磨着,就算扎针难度太高,但艾灸应该是可以做到的。


    这个念头一起,就再也遏制不住,她上网搜了很多资讯,在了解中医的时候,越看越是兴奋,越看越是着迷。


    而且令她震惊的是,很多人都是人到中年,比如四五十岁了才开始学中医,甚至不乏那种,学个几年,就能医术大成,成为一方名医,著书立说的名家。


    比如朱丹溪12811358,金元四大医家之一,中华十大名医之列,著名的滋阴派创始人,其医名之盛,盛到日本都有专门的“丹溪学社”,来研究他的医术。


    朱丹溪就是三十岁才开始学中医,因为他的母亲病了,脾疼,找了很多大夫,却“众工束手”,这让他很害怕。


    因为,早在他十五岁的时候,父亲就病逝,从此家道中落。


    如果母亲再过世,他真的无法接受!


    然后,朱丹溪就自己上手了!开始学习中医。因为孝道。


    很多医家也是儒家,比如同为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张从正,就写过一本《儒门事亲。


    儒家子弟,不能让自己的母亲受到疾病的困扰。


    既然医生们束手无策,那么,他自己亲自来研究,亲自来治疗!


    然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他无奈之下取《素问研读,三年之后,给老母亲尝试着开了一个方子,结果,一下就治好了母亲的顽疾。


    你以为他从此就走上中医的道路了吗?


    不!


    朱丹溪治好了母亲之后,就将医书束之高阁。他原本就是为了救母,现在母亲病好了,还学什么中医?


    直到后来,他再一次遇到了人生的困境。两个打击,科举未中、爱妻去世。


    他觉得自己的人生很坎坷,处处都是磨难,很迷茫,然后去找了自己的老师理学大家许谦,向老师请教。


    他的老师说自己心痛按现在的说法,应该是心脏病,躺在床上已经好几年,不能剧烈运动,而且这个病,一般的医生都治不好。


    你天赋这么好,这么聪明,为什么非要执迷于科举,不如去学医,也帮我治治病。


    于是,朱丹溪就正式踏上了学医之路。这个时候,他已经四十岁!


    开始时,朱丹溪主要是自学,研读《素问、《太平惠民和济局方等,但由于缺乏明师指点,对古典医籍的领会不深、不透,在使用古方时效果便往往不佳,于是他决定外出走访,寻求高师。后来就拜杭州名医罗知悌为师。


    几年之后,朱丹溪成为一代名医,不仅悬壶济世,更是著书立说。在他死去后,给后人留下了一大批重要的医学著作和诊疗经验,比如《格致余论、《本草衍义补遗、《丹溪心法、《医学发明、《脉诀指掌、《平治荟萃、《语法机要、《丹溪医要、《脉因证治等等,对明清医学的发展,影响很深,是金元学派其他大家所不能比拟的。


    而朱丹溪并不是个例,还有许多人都是四五十岁开始学中医,后有所成。只是成就有大有小而已。


    杨雪俊看得心旷神怡,她现在才24岁,跟那些四五十岁才开始的人相比,并不算晚啊。


    于是,深思熟虑一夜,第二天,她就去图书馆借了几本医学著作,回来研读。


    其中,包含一些古籍,比如《神农百草经、《难经、《中脏经、《脉经、《黄帝针灸甲乙经、《黄帝内经太素等。


    老同学娟子过来找她,约她出去逛街,她就婉拒了,指着书桌上厚厚的一拓书,说自己要利用这次假期,潜心研究这些书。


    娟子翻了翻,惊呆了,当场发出猪叫声,我的妈呀,都是晦涩难懂的中医。里面甚至还有不少文言文原文。


    这特么是人学的?是我们这种年轻小姑娘该学的东西?刷刷抖音,追追剧不好吗?


    但是,见到杨雪俊坐下来,安安静静地看书,娟子只好告辞,去找别人逛街了。


    娟子跟一些朋友们说起,朋友们也都惊讶不已。


    但大部分人认为她就是装逼,可能根本看不进去,或者几天之后就热度消退,然后回归正常。


    他们以己度人是不对的。


    杨雪俊翻阅那些医书,很快,心中就对中医有了个大概的了解,而且令她惊奇的是,自己记别的东西不行,但是记那些穴位、经脉、药名、药方,特别擅长。


    她博览群书,自己对中医作了一个简单的总结,那就是岐黄六术:砭、针、灸、药、按跷、导引,再加号脉之法、经络之道,基本上就是中医的精髓了。


    别看说起来这么简单,但是里面每一项,都博大精深。


    尤其是中药,种类繁多,四气五味,升降沉浮,仅古籍记载就有3000多种,发展至今,更是多达12800余种。


    当代本草代表作《中华本草,收载的药物就有8980味,这还只是单味中药,若是加上归经配伍,方药的组成与运用,就更加繁奥深邃。


    杨雪俊忽然有种感觉,自己是不是以前没有发掘出天分?


    她大学填报专业,当时认知有限,听一个亲戚长辈的推荐,以及父母的期望,去学了旅游管理,毕业后干了一个苦逼兮兮的导游,当时要是学中医该多好?


    不过,现在也不晚。


    等我学会了针灸,到时候去美国考个证,然后在乔的诊所对面开一家中医馆,哈哈,给他一个大大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