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 > 第659章:平叛只需要坐标

第659章:平叛只需要坐标

    大闲人朱英,原本以为自己会轻松很长的时间,没想到山西那边的案子,让他一下子变得忙碌起来。


    自从官员的俸禄改革后,在最近几年的时间里,贪官污吏的现象大幅度的减少。


    从前当官是只为权,钱财难得。


    改革之后,哪怕是最基础的吏员,也能混个全家温饱,至少不会出现太饿肚子的现象,这跟以前完全不同。


    一些品级够高的官员,每个月的俸禄还是非常可观的,还有各类的津贴补助加起来,日子是过得相当不错,也没什么拮据的地方。


    只是事实证明,不管给官员的俸禄多高,贪官是永远不可能消除的。


    贪婪,是人的天性。


    当坐在那个位置,手头有足够权力,甚至只用一个眼神就能获得大量财富的时候,其实能够完全忍住不动心的,是极其少数。


    中原自古就讲究个人情世故,这里头的门道多了去了。


    很多官员私动公权,也有可能不是为了个人利益,比如家族,比如升迁。


    不管是怎样的缘由,结果就是权力被滥用了,在这个时候,钱财可能往往都是附带的。


    其中还有一点原因,那就是关于政绩方面。


    现在的官员要想升官,都是需要有明显的政绩才可以。


    在没有政绩的情况下,即便是走通了关系,也没人敢来搭这个话茬。


    政绩的表现在很多方面,而其中最明显的自然是生活水平的改善,简单点说就是赋税,管辖境内治安,道路修建,民生状况等等一系列因素。


    招商引资成了最快捷的方式。


    尤其是工厂的投资建设,如果是在当地的话,自然可以提供出给本地百姓大量就业岗位,同时还能创造赋税。


    大厂的建设,会让当地的官员享受到足够升职的政绩。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官员们开始对曾经瞧不上的商人开始拉拢。


    这一来一回,自然会伴随出许多暗地里的交易。


    这也是经济高速发展的必然趋势,大量的财富出现,现在的官员基本上都经受不住这样的诱惑。


    只是这一次,动静有点大了。


    山西地区。


    原本只是个小案子,不过因为牵扯到玉米饲料运输的问题,所以反馈到了北元雇佣协会。


    玉米饲料现在风靡草原,这是比牧草更加肥美的精饲料,像是草原兵的战马,现在几乎所有的精饲料都依赖于大明进口。


    这也是大明对北元的一项大买卖。


    许多从北元雇佣协会赚到钱的草原部落兵,每月都要给骏马提供精饲料,这些钱财到草原部落兵手里转了一圈,又回到大明手里了。


    干系到北元,自然就不是地方官府可以处理得了。


    所以有些事情,一下子就给捅出来了。


    碰巧的是,负责审查的官员,性子比较直,出了名眼里揉不进沙子。


    原本只是个小案子,结果冒出来一大堆找关系送礼的,本来没多想的他反而感觉其中有些蹊跷。


    那被抓的犯人,也是嚣张得很,即便都进了地牢,还是一副天老大地老二的模样。


    然而只是稍微用刑,就扛不住开始招供了。


    不过那招供出来的事情,一件件当真叫触目惊心。


    涉及到的官员,已经不是边境地方能够处理的了。


    连夜,这边负责人写信京师,同时还给把那招供状也送了过来。


    这一下子,就震惊了三司。


    山西的天要塌了。


    招供状上包括山西布政司布政使在内,有三十七名官员,其中涉案金额,初步估计至少是数千万贯宝钞。


    这等案子,上一次发生的时候,还是洪武十八年的郭恒案。


    显然这次要更加的上一个级别。


    “山西晋商,亡我大明之心不死啊。”


    朱英看到后,不由得是感慨说道。


    经过数年时间,群英商会已经从暗处逐渐的转移到了明处,因此曾经的那些道道,就不是很管用了。


    走歪路子的,也都知道群英商会是太孙的人,因此自然不会说再联系上。


    “咱就说了,这些都是养不熟的白眼狼,好个家伙,数千万贯宝钞,这还仅仅是估计,怕是这真实数目着实吓人。”


    “这一次大孙咱可跟你说,再不能是手软了,必须得要狠狠的清理一番。”


    “但凡是有任何人牵扯进去,不管是谁,一个都不能放过。”


    朱元璋这次是真的动怒了。


    朱英也没什么好说的,这么大的案子,总是要处理掉一批人。


    不过接下来的局面,简直就是在朱元璋的火上浇油。


    为了更加清楚详细的弄清楚涉及到的人员,所以京师这边成立了针对此事的巡查队伍。


    由刑部的侍郎负责,还有三司各抽调人员,共计二十一人前往山西,彻查此案。


    可以看出朝廷这次对于贪污案的力度。


    刑部侍郎,这可是一等一的重臣,这可是正三品的官员。


    三司跟着去的,最次都是正五品了。


    这么高等级的调查团,可以说从身份地位上,直接碾压了山西所有官员。


    然而,一月后。


    调查团进了山西再没有消息回来。


    最后经过山西官员的调查,是遭了匪寇,导致这一批调查团失踪了。


    说是失踪,其实下场大概是能够想出来。


    真狠啊。


    这山西的官员。


    难道他们不知道,扫黑需要证据,反恐需要名单,而平叛,只需要一个坐标吗。


    “传咱的谕旨,立即调集山西周边所有卫所,集齐二十万大军,由宋国公冯胜领军,平定山西!!!”


    这已经不能用案件来形容了,这简直就是造反。


    如此惊天大事,谋害自刑部侍郎在内的二十七名朝廷重臣,这是要翻天啊。


    想当孙猴子?


    那就得看看有没有那根金箍棒了。


    “如此明目张胆的跟朝廷作对,真是不明白死字怎么写。”


    这件事上,朱英当然不会再去说什么了,他又不是圣母。


    该杀的时候,当然是得杀的。


    血洗一番也好,本来晋商这边一直都是死而复燃,都整了这么多次了,总是能够一次次的卷土重来。


    这很显然,还是后边有着许多山西大家族的参与。


    在先前,这些家族也没个名义去动,总不能是一族族的连坐,朱元璋都不会这么去搞。


    这次,是把天给捅破了。


    正好清洗。


    其中最大的幕后,自然是山西布政司的布政使了,统领整个山西政务。


    他也确实勾结了山西许多卫所,联合着一起贪污。


    但是面对朝廷由宋国公冯胜统领的二十万大军,不管是山西的哪个卫所,都没有胆子敢站出来对抗。


    全都老老实实的回归到卫所里,不敢有丝毫的异动。


    冯胜的大军,自然不可能遭遇到任何的抵抗,直接就军管了山西。


    而首先抓起来问罪的,就是以山西布政使为首的所有顶层官员。


    当冯胜赶到的时候,山西布政司连同十九名官员直接是畏罪自杀,想要通过自杀的方式,尽可能的将事件压下去。


    “自杀,可不够啊。”


    冯胜微微摇头。


    这已经是诛九族的大罪了,这些畏罪自杀的九族,都要先行全部关押起来。


    这案子里,只要是涉及到的,九族都没得跑。


    这就是为什么朱英知道,整个山西要被血洗了。


    能够在山西参与到贪污中,并且有身家地位的官员,必然是其家族出了不少力,一抓一个准。


    这次的二十万大军,可不是山西人,都是从外地调过来的。


    即便是许多卫所指挥使,那也没得跑。


    零星会遇到一些反抗,比如某些家族最后的挣扎。


    但这在二十万大军面前,任何抵抗都是螳臂当车不自量力,犹如鸡蛋碰石头一般可笑。


    当然,也不能说一顿乱杀。


    该调查还是要调查的。


    掌控了山西的局面后,朝廷再次派出调查团。


    上次去的是刑部右侍郎,这次主导的是刑部左侍郎蒙正生。


    眼看着到年底了,朱元璋下了谕旨,此案必须在两个月内审结,并且处理完毕。


    不能耽误到大明春节。


    正月杀头,可不是什么吉利事。


    蒙正生就是曾经朱英说让倭国赔款的时候,站出来质疑倭国能不能赔偿那么多白银的人。


    这家伙脑子一根筋,朱英自然也不会因为几句质疑就给人下了。


    刑部本来就需要愣头青,顾忌太多,城府太深的人,可不适合在刑部干。


    仅一个月的时间,案子基本上就清楚了。


    只是消息传回京师的时候,又掀起了一阵波澜。


    “十二万七千余人,这可是咱大明建国,不,哪怕是古往今来,都没曾关乎到的大案子。”


    “这般多的人,难不成全部都处死吗。”


    刑部尚书杨靖感觉头都大了。


    立马联系大理寺卿,都察院左右都御史。


    大理寺卿李廷尉疯狂摇头:“我大理寺只负责判案,这么重大的案子,当然不可能是我大理寺说了算。”


    “对于杨尚书的决定,我自然是鼎力支持。”


    都察院左御史也开口道:“这应该是属于刑部的事,我都察院只管看有没有违规的地方,既然是杨尚书亲自审理此案,当然不可能有任何坏规矩的可能。”


    “这事是陛下的谕旨,也没说要开三司会审,我看还是杨尚书直接做主的好。”


    右御史也是直接附议。


    大家都不是傻子。


    这可是近十三万人啊,难不成就全给杀了?


    以陛下的意思,自然是除开女眷充入教坊司外,余者皆灭。


    但谁也不敢去开这个口。


    刑部尚书杨靖沉默了半晌,最后道:“事情关乎重大,我也做不了这个主,明日早朝,我将请由陛下,举行六部审议决断。”


    不是每个人都能当白起。


    且大家都是文人。


    这命令下达,别说是双手血腥了,等于是满身血腥。


    其实大家都清楚,本身诛九族这样的行为,就是以震慑为主,在这十二万人里,说不定被牵连的无辜之人,就有十多万。


    这要是全部处死,那可全部都是冤魂啊。


    有些八竿子不着边的亲戚,指不定还没弄明白啥事,就给直接牵连进去了。


    一族之中,就因为族长等部分人的贪婪,就得是整族皆灭。


    包括是那些佃户,长工,土里刨食的可怜儿,也会因为身份牵扯的关系,而导致被处死。


    次日早朝,奉天殿上。


    刑部尚书杨靖请求六部共审。


    其余几个尚书,听到是这个事,一个个低眉垂目,默不作声。


    “怎么,难道是因为人多,就不敢来处理了吗,是觉得人多,就可以枉顾我大明律法,谋害朝廷重臣?”


    朱元璋怒声呵斥。.


    “陛下息怒。”


    奉天殿所有官员,在朱元璋的大喝声中全部跪倒在地。


    但就是没有一人,去说关于这件事的任何一句话。


    朱元璋这个时候,没有去问大孙该怎么办。


    这件事目前可算是个难题。


    说放过吧,有损朝廷威严,尤其是朱元璋的面子。


    先前已经说了诛九族,现在又不杀了,这让朱元璋都没得台阶下。


    他也不会把这样的难题留给大孙。


    “爷爷,孙儿有话想说。”


    眼看气氛变得凝固,朱英知道在这个时候,只能是自己出面。


    真要按照老爷子的意思,这十二万人估计都得灭族。


    朱元璋略微迟疑了下才道:“行,大孙你来说。”


    有了太孙的出面缓和,奉天殿上的官员们都松了口气。


    朱英开口道:“朝廷重臣被谋害二十七人,这在历来各朝代中,都是前所未见之大事。”


    “这等行为,严重损害朝廷威严,但凡涉及到的人员,无论是官员,将士,都应为其犯下的过错付出代价,当严格按照我大明律法,绝不姑息。”


    朱元璋听完后眉头微皱。


    难道大孙提议全部处死?


    台下的官员们呼吸都屏住了。


    这太孙一开口,就等于是给十二万人判了死刑啊。


    “不过孙儿觉得,其中涉及到的一些不在案件中的无辜之人,可以适当的惩戒而不至于处死。”


    “孙儿的意思,从案子的角度上来看,牵扯的人员该怎么判怎么判,九族牵连之众,则应当另外处置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