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伴随着一众谋士离开,曹操唯独留下了曹丕和曹植二人,扶须看向身侧的曹丕和曹植道,“你二人觉得此物为何人所造?”


    对于这种东西,曹植当即道,“驾风雨而来,乘雾端辉,落于许昌,人像如真在世,草木亦生辉,其声凭空来却如常,未至前,更是钟鼓铿锵,非天所不能为。”


    他也曾见过那些方士,别说做到这种地步了,就算是这十分之一也是没有的。


    即便是那掀起风云乱天下的所谓大良贤师叛贼张角也不过是徒有虚名之人。


    相比较那群方士聚奸诡以欺众,行妖恶以惑民,眼前这个显然不一样。


    若不亲眼得见,也难以相信会有此一幕。


    但是眼前这个可是货真价实的。


    许昌神异,天下无二!


    “世间无数人追之逐之,求那虚无之物,却无所得,眼下却是凭空出现于许昌,父王实在天命所归!”曹植拱手道,长身玉立,明眸如星。


    相比较曹植对此的溢美之词,曹丕倒是谨慎了几分,“此物非凡,绝非寻常人能造,即便是所言刘备,但是刘备若有此能,大抵也不必如此大费周章,大可更加美化自身。”


    “不过且其中所言,也未必为真。”


    尤其是那个什么君之才十倍于曹丕!


    还有那一看就极为不靠谱的托孤也是。


    但是就这个东西放在这里,到底也是个极为神异之物,“却也不可轻易忽视。”


    对此曹植顿时看了一眼曹丕,就这方镜放在这里,谁不知道寻常人弄不出来?


    父王问的是这东西是何人所造,结果自己这位二哥说了就跟没说一样。


    曹操倒是没有对于这两人的回答说什么对错只道,“回去多听,多看,多问,想好后各写一篇文章呈上来。”


    曹植双眸更亮了,“儿臣明白。”


    相比较曹植,曹丕就没有那么高兴了。


    父王向来喜欢子健,在这一方面,在父王那边更是比不过子健。


    事情当前曹丕不由得面露苦色。


    离开的时候,两兄弟神色俨然就是大不相同。


    只是曹操望着他们离开的背影,不由得长叹了一口气。


    植儿是个实诚孩子,只是这种事情……


    不必如此实诚。


    至于丕儿……


    房中仅余一声叹息声。


    各自回去之后,曹丕和曹植都各自开始了询问自家谋士。


    杨修闻言,当即恭喜道,“丞相考校,虽未明言,但是就以公子您的华章溢表,向来技高一筹,必定是丞相属意您,否则何必如此?”


    曹植当即点了点头,当天沉思一番,随即研墨提笔,回想着之前所见的一切,可谓是思如泉涌,笔下如有神,文采飞扬。


    而在另一边,曹丕私下前去拜访谋士,而第一个拜访的就是贾诩。


    贾诩本来是不打算见的,倒不是他不属意二公子,而是正因为属意二公子,方才没打算弄得那么亲密。


    不过想想之前那方镜一事,以及曹丕素来的谨慎,贾诩到底还是见了曹丕。


    “二公子来寻我何事?”


    “今日父王独留我与子健问其方镜来历,子健其意为天,我意为非寻常人而为,后父王命我与子健多看多问,并写作简上呈于父王,求先生教我。”曹丕躬身道。


    “关于辞赋,主公向来属意三公子,不必雕章琢句,只问本心即可。”


    “多听,多问,所听旁人之全貌后,便是公子之意了。”贾诩道。


    曹丕沉默了一会儿,并不是觉得贾诩说错什么,只是实在不能忽视一个问题,那就是,“在此方面,在父王那边我少有能胜过子健之时,如今父王此意,是否有认可子健之意?”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他的本心,又有什么用处呢?


    反倒是不如再就此改了。


    对于曹丕的忧心,贾诩虽然不想点破,但是方镜一事,的确不容小觑,故而到底还是提醒道,“公子也不必忧心,丞相或许有心,但是若是丞相对三公子完全认可,怎会还有这一番呢?”


    闻言,曹丕明白了,“多谢先生。”


    告别了贾诩后,曹丕又去见了司马懿。


    司马懿倒是没有在那件事上作答只提醒道,“那镜中人,虽然所涉朝廷不多,但是就在这位数不多的几句中,唯独提公子,而未提三公子,可见一斑。”


    如果说在贾诩那边,曹丕明白了接下来该怎么做,那么眼下司马懿这话就是如惊雷乍醒,在此之前是当局者迷,但是眼下伴随着司马懿一句话,依然是天光乍破,此时此刻。


    说是惊喜,其实更多的是后怕,幸亏之前没有张口同子健那边定死,否则就算是事后再改,父王那边也说不得会怎么想。


    此时此刻,曹丕一把抓住好友的手,“多谢仲达教我!”


    “公子不必言谢。”司马懿道。


    事情当前,司马懿更是提醒道,“不论此物真假,公子切莫要把此奉为圭臬。”


    “免得被丞相忌讳。”


    “不过与此同时总归也带着几分敬畏之心,方镜如今乃是重中之重,莫要显得半点不在乎。”司马懿道。


    离开司马懿的府邸后,曹丕当即朝着钟繇的府邸而去,并且不仅仅是钟繇的府邸。


    还有大庭广众之下询问于人。


    如此,一个、两个、三个……并非所有的朝中重臣,但是也有不少了。


    只是对待各人所说,或是完全,或是部分。


    所听的多只又多,所闻的更是不少。


    对此,曹丕尽数记在心中,同时也没忘了贾诩最开始所言。


    曹丕这边虽然动静谈不上太大,但是如此大庭广众之下,到底也瞒不过曹植去,听说了这件事后,顿时眉头紧皱,如今他再去也谈不上太晚,但是到底已经落了一头。


    但是真说是不去,有这么个对比,显然也不对。


    事情当前,就算是曹植不想再做这般的多余事,最终也只能同曹丕一同前去询问众人。


    三天后,两份竹简同时交到曹操手上。


    曹操看着眼前这两份竹简,相比较之前的确完善了许多,所参考,所借鉴都不少,引经据典,写得很是不错。


    至于个中观点,同之前并无太大的变化。


    曹操刚命人把这两人都叫来,这边就收到了一个消息。


    一个比之前出现方镜,还要惊世骇俗的消息,曹操在那一瞬间,脸色一变。


    阴沉至极。


    “传钟繇、贾诩、曹仁、曹休、曹洪!”


    孙权在听说这个消息后,脸色仍旧阴沉得可怕,碧眼之中尽是锋芒,只是相比较许昌这边来得更慢一些。


    而在和距离建业和许昌更近一些的荆州,得到的消息,相比较成都那边吗,到底要更快一些。


    尤其是距离建业。


    荆州这边,鉴于孙权等人前些日子的推波助澜,谣言已然是传得满天飞。


    对此关羽是半点也不信。


    古往今来,像是这等,也不在少数。


    最著名的大概就是那个大楚兴,陈胜王。


    但是实际上,真的是如此吗?


    只不过即便如此关羽对于孙权派人造的这个势,还是觉得离谱至极。


    真真是为了要荆州什么法子都想出来了。


    直到关羽拿到了刘备亲笔书信。


    凝雾成镜,化万物,有人言,谈未来景,事关兄长与军师!


    上面的一切一切,都显得那么的似曾相识。


    俨然就是孙权那边传过来的东西,前面的那一部分,简直就是一模一样!


    至于后面那细致的东西,亦是有一部分和这个隐约对上了!


    在那一瞬间,关羽眉头紧锁,霎时想明白了为何那传言中,前面完全对得上,后面就来的模糊不清!


    必须赶快通知兄长!


    赶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