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山带着四十多个骑兵加入民团,让谭无名非常满意,这下骑兵营有150多人了,虽然离骑兵连成型还差得远。


    其实谭无名一直让谭忠闻在整个临湘府收购马匹,但收效甚微。整个南方地区,本来就缺少骑兵,组建骑兵中必须要的马匹则是更加缺乏。


    南方多山地,同时又因为水文条件的影响,虽不适合养马,但河流航运极其发达。


    随着陆军和骑兵已初具规模,谭无名心里已经有了新的想法,是时候筹建水营了。


    年初时,清军在济尔哈朗带领下攻下潭州,就是从湘江水路偷袭成功。


    谭无名想到,如果后面自己起兵,清兵必会通过水路调兵遣将,全力包围潭州。单靠地面陆军,以谭无名现在实力,肯定是很难守住潭州县城,还是需要强大的水营配合,才能有战胜清军的可能性。


    潭州县在明末时水运条件就极佳,是湖南地区第一经济强县,素有“金潭州、银益阳”的称号,这二座城市都是靠水运优势发展起来。


    明朝时期执行海禁政策,没有那么多港口进行对外贸易,整个南中国只保有广州作为对外贸易港口。潭州水运繁忙,湘江流域的船只下湘江、入洞庭湖,都要经过潭州。所有的“广货”北上时,都是越过南岭,然后走湘江水路,在潭州这个码头再分发到各处。


    谭无名特别记得历史上,曾国藩在长沙练兵失败,后面到衡阳大练水军,最终取得成功,这也是“湘军”水师发源地。


    就最后平定太平天国而言,水师发挥的作用非常大。水师是平定太平天国的核心力量,不仅为陆军提供强大火力支援,更为其稳定输出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可以说,湘军水师的成立,极大地扭转了清军在与太平军作战中长期不利的局面。


    在谭无名看来,单靠陆军是很难走出潭州,还得利用好潭州这独天独厚的水运条件。


    湘营内,谭无名和众将领正在商谈筹建水营事宜。


    他首先道,“我一直在犹豫,涓水河上还有许多船民,不知这些人可靠不可靠,是否愿意加入我们?”


    明朝时,船民世代居住在船上,以打鱼或运输为生,他们地位低贱,不与岸上百姓相往来,境遇比陆地上的农民还要悲惨。


    何大橹说道,“船民大多居住在船上,船只以小船居多。船民以船为家,随波逐流,通常靠打鱼、航运养活自己。这些年来,受战乱的影响,船民的生计受到很大影响。”


    停了下,何大橹继续道,”他们地位卑贱,有时还要受到官府的盘剥,向他们收取重税,所以生活非常艰难。如果招募他们,还是值得信赖的。虽说他们船小,却世代住在船上,水性好,熟悉湘江水情。”


    谭无名听明白了,说道,“既然这样,咱们也不妨吸收船民加入水营。水营船只和募兵的事,就拜托你了。”


    看到水营现在一穷二白,谭有文当下便提议,看要不要从步兵连找一些会水的乡兵过去,这样后面训练起来,成军会更快。


    谭无名听了后,同意这个建议不错,连夜布置工作,让何大橹加快船只及水营士兵的招募。


    水营筹建的工作就落在何大橹肩上。


    何大橹听了,连忙点头,他正苦于没有用武之地,接到命令后,立即开始行动起来,沿着涓水河二岸搜罗船只。


    当听到何大橹说报名水营者,每月除可以拿到一两二钱银子时,而且不受歧视后,船户纷纷响应,报名加入水营,没有谁愿意一辈子呆在船上。


    何大橹是老船行,本就出身于船家,熟悉水性,能驾船、挽缆,自如巡游于各江河之间,他毫不费力便建起一支临时水营,筹到了五十多条船,全都取自涓水河二岸的民船,同时也招募了五十多个船民。


    看到这些民船时,谭无名不由得倒抽了口气,这些都是普通的渔船,载人能力太差,


    只能说聊胜于无。


    谭无名下定了决心,除了继续搜罗船只外,还是得自己造船。


    虽然他已经有一个极其理想的造船之地,但是那儿太靠近县城,很容易被清军发现,只能等他攻占了县城后再说。


    现在,他还是只能在谭家村附近,在涓水河二岸找寻一处孤岛,用来做造船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