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网 > 玄幻小说 > 盛世为聘 > 197、番外二
    谢珩想的很好。


    而昭哥儿对迎生的到来也非常欢迎, 谢晋他们如今不能常常进官,让习惯了经常和二哥在一起的昭哥儿还是有些寂寞的。迎生比昭哥儿小几个月,又十分乖巧听话,让昭哥儿有了当哥哥的感觉,对他颇为照顾。所以当昭哥儿晚上照例跑来紫霄宫偏殿找穆婉谢珩一起睡觉的时候,谢珩叹道,“也不知道迎生一个人害不害怕。“他没有父母照顾,又刚到宫中.…昭哥儿你一个人刚到方凌的时候,你二婶婶有没有让你一个人睡?"


    昭哥儿立刻坐起来。


    谢珩积极道,“我送你去找他?让玉穗陪着你们。”昭哥儿却朝穆婉撒娇,“母亲,我们把迎生也接过来吧。


    谢珩:…


    于是昭哥儿不仅没走,床上还多了个孩子。


    穆婉看着谢珩憋屈的样子,忍不住大笑


    谢珩见状探身来抓她,昭哥儿立刻警惕,“迎生,保护母亲!"


    迎生本来还有些拘谨,但他听昭哥儿的话,跟着他一起扑在穆婉身上,穆婉也伸手抱住他,谢珩长臂一伸,将三人都圈近怀里挨个挠咯吱窝,昭哥儿尖叫着扭成一团。


    迎生感受着面前温软的怀抱,旁边皇上哥哥毫无芥蒂的大笑,还有王爷没有区别的逗弄,提着的心放下,也露出了笑容。最后四个人气喘吁吁的躺在床上,谢珩挨个摸过两个小家伙的脑袋,“没事,反正明天开始你们就没时间了。"


    明天开始,昭哥儿就要正式开始上学了。如今一切尘埃落定,他也要正式去文华殿读书了。昭哥儿叹了口气,显然不想读书,迎生却很开心,“跟先生读书?"穆婉后来调查过,迎生的祖父是被贬官员,父亲也考了秀才,虽然没有再考,但对于迎生的教育很上心,他不仅教养好,读书习惯也很好。穆婉给他盖了盖被子,“嗯,还有你晋哥哥一起。昭哥儿见迎生期待,便也道,“好吧,明天你跟着我一起,不要怕。


    之前因为刚经历变故,昭哥儿要适应九皇子的身份,适应皇官这个新环境,所以入宫以来,他除了每日上午跟着崔先生学礼仪,其他时候就黏着移婉,也就晚上移婉忙完了给他讲讲历史故事,或者教他背背书。


    第二天一早,穆婉给他们收拾书包时,和谢珩商量,“时姐儿她们想准备科举,要去国子监读书,文华殿的学生就他们三个还是有些太少了,我觉得不拘男女,可以再选一些伴读来。


    “一来多些学生,二来也做个榜样。昭哥儿日后是需要帮手的,可以早早的筛选起来;第二就是虽然决定了可以让女子参加科考,但上千年根深蒂因的思想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今年的恩科还不一定能录取到女子,所以这是一件要坚持做的事情,而皇家做出榜样,民间也会慢慢效仿谢珩自然没意见,“你娘家不是还有小些的弟弟妹妹吗,合适的话接讲来看看,还有郑首辅的孙子,秦笑之的女儿,都已经通过气了,过几日就送进官来。见昭哥儿竖着耳朵听,他失笑,“赶紧走吧,迟了小心陶先生打你板子。“


    昭哥儿这才抱了抱穆婉,“母亲,我走啦。


    穆婉挨个摸了摸他和迎生的头,嘱咐道,“迎生跟着皇上,有事听皇上的,知道了吗?"


    迎生点点头。


    两个孩子一走,谢珩就粘上来,宫女们立刻眼观鼻,鼻观心,穆婉哭笑不得的拍了拍腰间的手臂,“你多大了,学昭哥儿。”


    谢珩幸福的叹道,


    “碍事的终于走了,得念一天书,晚上才能回来。


    穆婉道,“你是不是忘了我也该走了?"


    昭哥儿作为皇上去读书,政务自然要谢珩这个摄政王处理,然而他身体还没恢复,如今由穆婉和大长公主代办。


    这一场灭赤之战,大郢虽然赢了,但也损失不小,各州的粮仓和国库都是空的,事情多的不得了。


    穆婉每日都要和大长公主一起去御书房处理政务。


    “还是不一样的。”谢珩一笑,“不用带着那小家伙一起出门。”说罢拖着她往净房走,“走,去洗漱。


    穆婉无语,“我洗过了。


    谢珩道,“你没洗。


    穆婉:…


    于是穆婉今天不仅洗漱了两次,第二次时间还有些长,要不是担心会迟,说不定时间还会长一些。从净房出来的时候穆婉不想理谢珩,谢珩却坐在她旁边哄道,“耽误不了,你看这口脂和胭脂的时间不就替你省下了。"穆婉看着镜子中水润的唇和脸上的绯红,想起刚刚被他压在净房掠夺的情形,抬脚踹他,“少在这里得了便宜还卖乖,赶紧吃药去。谢珩接过宫女递过来的药一饮而尽后目光又落在穆婉唇上,穆婉心绪本就没平下来,又被他这样盯着,不由瞪他,“看什么?"


    谢珩道,“太苦了,看点甜的。”给穆婉梳头的云苓不由抿嘴偷笑,穆婉也哭笑不得,这人自从醒来,就学会了油嘴滑舌。谢珩又开始翻她的妆奁,从里面挑出一直点翠金簪放在她头边比划,“这个好看。“别闹,”穆婉道,“又不是去参加宴会,御书房里还是庄重些,左边那个盒子,挑一套简单的。谢珩于是挑了支简单的玉簪,最后帮穆婉簮上时,穆婉看着面前的胸膛,想到刚刚紧紧贴着她时感觉,不由悸动,没忍住上手摸了一把,故作风流道,“乖啊,等我回来。“疼你


    说完也不给他反应的时间,快步往殿门口走去。


    谢珩被撩的心跳不稳,偏偏还没抓住人,不由气笑了,“你等着。


    他的药里有安神的成分,穆婉走后,谢珩困意上涌,又去睡了个回笼觉


    再醒来已经快到中午,见他频频望向门口,同候了他一段时间的公公也摸到了些他的心思,开口道,“王妃要回来估计还得半个多时辰。


    说完忽然觉得哪里不对,以往这些话可都是对后宫嫔妃们说的,想到这里公公不由脊背冒汗,暗骂自己真是皮松了,竟然敢揣测上意,若王爷介意,他十个脑袋都不够砍的。


    “哦?"


    公公绷紧了神经,结果却听谢珩道,“御膳房那边可有做乳酪?"


    公公小心道,“王爷昨日吩咐过了,今日定然有。"


    谢珩起身道,“那走吧,给王妃送去。"


    公公:…


    宫中嫔妃也这么干。


    不行,不能乱想了!


    谢珩并不知道公公谨慎过头脑补一堆,他从御膳房提了乳酪径直去御书房找人彼时穆婉正在跟郑醇,如今的郑首辅商量春耕发放良种的事情。大郢百废待兴,迫在眉睫的两件事就是春耕和恩科,尤其是春耕,绝对耽误不得。“良种先分给百姓,达官贵人们明后年再说。“


    “百姓们也不白给,可以先赊,但要明年收成的一成做利息。


    已经种过一在新粮食的关醇笑道,“便是普通粮种他们也愿意,何况亩产五六百斤的种子,而且这样算下来一成收成抵往年的两成了,加上皇庄和各地劳改田的,明年国库多少能添一些。


    “若是明后年全大郢都能种上良种,便是免去农家的赋税也不用怕了。


    也不怪郑醇忧心,新帝登基大赦天下,百姓们免三年赋税,可国库实在太空,若再有个天灾人祸,怕是会有大麻烦。


    只有良种能快速解决这一切,百姓们吃不了的粮食囤起来,关键时刻完全能应急。


    可惜这些年穆婉一个人力量有限,就算把攒的种子都拿出来,也顶多能满足四五个州的需求。


    穆婉道,


    “将李老和王叔他们召入大农司,在琼州和江南各选三个气候土地都不错的县作为良种培育基地,不出两三年,百姓们就都能种上高产粮食。


    李老和王叔就是给穆婉培育良种的老农,一个培育麦种,一个培育水稻,都跟了她很多年。


    以前都是偷偷摸摸研究,如今也正好该给他们应有的名分。


    郑醇自然没有异议,尤其见识过良种以后,“日后科考也加一门农学,种地种的好的,也都吃官家俸禄。


    “合该如此。”又看到折子上的一处,“各地衙门的劳改田圈的怎么样了?"


    郑醇道,“这事儿不难办,衙门多一笔收成的事情,他们肯定积极,只要做好防范就是。说到这里,他忍不住叹道,“想不到皇上小小年纪,竟然就知道民为本,食为天,真是我大郢之幸。他说完后,穆婉不由沉默,秦笑之也抿唇忍笑,郑醇轻咳一声,终于想起了那天昭哥儿最后的话谢珩恰在此时进来,“劳改田是昭哥儿想的?我怎么不知道?"众人看到他,不约而同的低头行礼。


    谢珩却隐约觉得不太对劲,看向穆婉.


    穆婉却死死咬住唇防止自己笑出来。


    劳改田这事儿确实是受昭哥儿启发搞出来的。


    那时昭哥儿上午培训完礼仪,下午就在御书房黏着穆婉,他也不捣乱,就在旁边听着,遇到一些他好奇的,穆婉也会给他讲。


    当时谢大夫人正把这场仗消耗的银两和死亡人数报上来。


    昭哥儿一听国库空了,士兵和百姓们加起来的死亡人数还将近一百万,顿时心疼的不行。


    正巧秦笑之又来汇报囚犯大救的问题,新帝登基不仅百姓免赋税三年,犯人们也要减刑,甚至罪名不大的,都要放出来。


    每次碰上这种其实朝廷就很不愿意,有些有内情的便罢了,那些罪大恶极、人品败坏的,放出来总让人不甘心。


    所以秦笑之想定个减刑章程,不能都不分缘由往出放。


    昭哥儿一听,立刻道,“都叫他们去种地,种地,养百姓!


    穆婉就想起现代社会对于犯人的处置方式,与其耗费人力物力关着他们,不如叫他们做点事情。于是就想出个劳改田的主意,让各个衙门圈出一块儿田庄给犯人们种,减刑可以,都去干活,种的好的减的多,减够了就能回家,当然种出来的粮食也都属于朝廷这样犯人们付出代价,衙门里也能有一笔收成,虽然会增加一些犯人越狱的风险,但总体来说利大于弊,做好防范就行。当时几个大臣都在,对于昭哥儿的想法都很意外,郑醇在方凌和昭哥儿接触了小半年,虽然知道他喜欢往田间跑,会认粮食,知道百姓疾苦,却不想他还知道怎么增加人口。当下十分欣慰,激动的夸赞道,“皇上小小年纪,竟有这般见识,知道种粮食可以增加百姓人口。昭哥儿挺了挺胸脯,故作矜持道,“舅父说的,饱暖思yin欲。


    众人:


    穆婉:.


    虽然方向有些不对,但结果好像是对的。


    但其实这话是谢珩跟穆婉调/情的时候跟说的,结果不小心被昭哥儿听去,好奇的问yin欲的意思,谢珩只能面不改色的告诉他,人吃饱了就有精力做更多的事情。


    在昭哥儿这里,生孩子也是更多的事情之一。


    总之事情就这么七拐八弯的在昭哥儿这里殊途同归了。


    不过那之后穆婉还是赶紧用点心堵了昭哥儿的嘴,生怕他再说些什么出来毁了谢珩的一世英名。


    估计是她的动作有些明显,众人隐约猜出些什么来,便都默契的跳过不提。


    见他还看着自己想知道答案,穆婉只好给他挽尊,“昭哥儿说,你教他的,“饱暖思yin欲,饥寒起盗心。’,所以让犯人种地,收了粮食养活百姓


    没想到谢珩自己撞上来。


    嗯,很有哲理的正经句子。


    谢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