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网 > 网游小说 > 重生后独宠灾星小夫郎 > 155、番外三:草木生(上)

155、番外三:草木生(上)

    “麦冬哥哥, 我认识你这么久了,好像都没有见你笑过几次。


    钟涵对着黎麦冬眨眨眼睛,伸出两根手指戳中自己的嘴角,轻巧地往上一提,''就像这样,多笑一笑才对嘛,不然显得你老气横秋的, 你才十七,又不是七十!"小哥儿脸颊肉软软的,一双明澈的眸子中盈满了笑意,加上天生的好样貌,任谁被他这样瞧着,都很难说出拒绝的话。黎麦冬原本在低头整理着刚采摘下来的桑寄生,这种草药是一种树上的寄生草木,常见于桑树、梨树、油茶树等,唯有在桑树上的药性最佳


    他十指纤长,骨节分明,修剪圆润的干净指尖在新鲜的草叶中时隐时现,很快吸引了钟涵的目光。


    只是不知小哥儿是怎么看的,看着看着就从看手变成了看人,还看出三两门道来。


    少年喉结微动,一向沉稳的面容隐隐有所动摇,他没有抬头,语气却有些迟疑。".我真的很显老么?"


    “噗”地一声,这回钟涵忍不住笑出声来,继而在黎麦冬愈发不解的注视下,凑上前帮他一同整理新采的草药。


    黎麦冬试着牵动了几下唇角,但都因不太适应而作罢,他少年老成,性情内敛,因出师太早,只有板着脸才能增加身为医者的威严,久而久之习惯早已刻入骨髓.


    有些人笑起来的确很好看,如钟涵,看一眼便可使人解忧,辗转难忘,自己若是像他那般笑,大概只会令旁人怀疑是不是中了邪.


    在他纠结之时,未曾注意到身边的小哥儿仍在偷偷留意自己,却在他拾头之际状若无事地捉出草叶中的一只无害小虫,轻轻放于草地之中,任由它快速爬走。


    白水澳附近的冠子山滨海而多水汽,草木葱茏茂密,又因水上人不以进山采山货、草药等为生,最多应着时节去挖点野菜,摘些菌子做菜,因而无论什么时候来,总能有不小的收获。


    自十岁那年因缘际会,初来此地,之后黎麦冬变成了白水澳的常客。最早他是一群小孩子里最年长的大哥,身后跟着一票凑热闹的“娃娃军”,看他这个陆上来的小郎中,怎么看怎么新鲜。却因他严肃起来着实像个老学究,不怎么受欢迎,渐渐地便只有钟家的孩子们,乐意“勉为其难”地给他当进山的向导了


    再后来钟家族人陆续迁往干顷沙落户,直至去年春正式改“千顷沙”为“钟家澳”,黎麦冬每每入冠子山时,要么是凭借对山路的熟悉独自前行,要么是钟涵跟随在侧。


    小哥儿早就显露出对草药的兴趣,因此但凡拿出这个理由,黎麦冬就会答应让他跟从,至于为何小哥儿已,然搬离了白水澳多年,也总能知道他的行程.…


    黎麦冬坚称他每次上山前一两天,总会路过钟家酱铺门口是个巧合,毕竟医馆中有黎老郎中坐诊,他则不是出诊,就是在出诊的路上。


    而清浦乡很小,小到即使每日巧遇,也称不上突兀。


    九越的炎炎夏日属实不好熬,大人能忍,小孩子却难耐。


    钟洺搬了两张躺椅,放在铺子前堂有穿堂风的地方,供夫郎和孩子纳凉休想,若喜欢,还能瞧着街上来往的行人解解闷,有主顾上门时,也不耽误做生意。


    而长乐上一年秋收后就送去了钟家澳新建的村塾开蒙,现下正在学堂读书,傍晚方归。


    奈何白日里虽然少了一个孩子在身侧,耳朵边也没清静多少。


    苏乙和钟洺一左一右,给近来有些苦夏的未央打扇子,小哥儿团在“摇摇椅”中,叽叽咕咕个不停。他和兄长不太一样,从说话利索后就是个小话痨,而且想法天马行空,一会儿天上一会儿地下,还不能不理他,纵然是聪明伶俐,可磨人也是真磨人。张小嘴把钟洺和苏乙两张嘴都说得口干舌燥,脑袋嗡嗡响,惹得夫夫二人一个捏眉心一个扶额角。正是这时,苏乙,警四了背着药销路过门前的黎去冬,要说做郎中的也怪辛苦,哪怕大热天里也要穿长袖袍衫,收拾得一丝不芴,瞧那一张脸都给晒得发红


    两边相识多年,早已熟稔非常,遑论前几日黎麦冬路过时还给未央把过脉,苏乙自然而然地开口将人叫住。


    “黎小郎中,这是往哪里去?若是不急的话,进来吃口茶解解暑气,涵哥儿近来热衷下厨,新制了一炉子糕饼出来,正巧作茶点,您也尝尝。


    黎麦冬今日赶了个远路,搭横水渡去了趟相隔颇远的村澳,给一位曾来过医馆,行动不便的老人家看诊。本可以赶在响午之前回来,只是到了村澳,就难免被别的病患寻上,一来二去,算上路上耽搁的时辰,眼下已是下午了,他还没吃午食,加上烈日当头,疲惫之色已写在脸上。从码头回医馆是有近路的,然而他抿了抿干燥的嘴唇,还是选择从南街穿行而过,究竟为的是什么,他自己也说不分明。钟未央认出门前的郎中叔叔,就是不久前给自己开药汤的那位,登时闭上嘴巴躲到钟洺怀里,以为自己看不到人家,人家就也看不见他


    黎麦冬婉拒的说辞则已经到了嘴边,其实经过此地,哪怕只是匆匆一撇,望见钟涵在铺子里或忙碌或闲坐,他也是欢喜的,进门做客之类的事却很少应承。


    他拱手给钟洺和苏乙行了个礼,客客气气道:“谢夫郎好意,只是在下还赶着


    语未尽,系着围裙,脸上好似还沾了道糯米粉的钟涵恰好走出来,望见黎麦冬,他惊喜道:“麦冬哥哥,你来了,正好正好,快进来吃口茶,顺便尝尝我做的点心!


    这下是想走也走不成了。


    黎麦冬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三分羞愧,行为上却是很诚实地迈过了门槛。


    钟未央一看郎中叔叔居然进了门,顿时皱起小脸,摇头的同时小声念叨:“不喝药,不喝药,阿央不喝药


    恰好黎麦冬转头过来,和小哥儿四目相对,后者居然一下子蓄起一包泪花,扑进钟洺怀里,好似看到了很可怕的东西黎麦冬不禁抬手摸了摸自己的脸,难不成他不仅显老,还长得很凶?“这孩子让上回那两碗药给苦怕了,不过喝了之后确实症状减了许多,还没来得及道谢,黎小郎中莫和他计较。苏乙将未央的举止看在眼里,端上茶来时不太好意思地解释两句。


    钟涵蹲下身,举起手捏了捏侄哥儿的脸蛋。


    “傻崽崽,郎中叔叔今天是来咱家吃茶的,不会让阿央喝药。


    “真的么?"钟未央信任姑伯,听罢小心翼翼地回头看一眼,但对上黎麦冬那张总是没什么表情的脸后,依旧打了个哆嗦。


    “姑伯,抱抱!"“哎呀,你也不嫌热,姑伯刚洗了手,手上都是水,找你爹爹抱去。钟涵拿他没办法,又不能把未央的衣裳沾湿,只好举着两只手哄道。


    钟洺点点小央哥儿的鼻尖,目光在小弟和来客当中转个来回,冲黎麦冬笑了笑,“我带这孩子去后院顽去,不然闹得人头疼,你们坐着说话。又问钟涵,他那糕饼什么时候才能出锅。“快啦快啦,再有半炷香就好。”钟涵自信道:“我都闻到香味了!"


    半炷香的时间说短不短,有客上门,没有让人干坐的道理。后厨有伙计帮忙看火,不必钟涵守着,所以他自然而然去招待客人,苏乙见状,不动声色地寻了个借口,很快也来了后院这铺子的后院除了几间小屋之外,空地不算太大,但也够开垦出一方菜园,铺上担来的肥土,种了些常见的蔬菜。家中的前院后院虽然不小,但仍是海边的咸水田,那等水土里种不出除了咸水稻之外的东西。因而至今他们仍在后院里留了几大口陶缸,里面载着长得快的绿非叶和鸡毛菜等,其余的瓜茄豆角一类,是有了这处铺面后才开始试着种下的。


    家里人不多,九越又四季温暖,什么时节种菜都有收成,所以别看菜地不大,却能自给白足。


    为了哄孩子,钟洺正带着未央在菜地里摘胡瓜。“阿央看看哪一根胡瓜大,咱们摘下来晚上吃拌蛰皮拌胡瓜。"钟未央很快忘了会给自己喝苦药的“郎中叔叔”,发现小爹后,他第一个举起手中的胡瓜“小爹看,大瓜瓜!"


    “好大的瓜瓜,是阿央摘的么?"“是哦,爹爹带我摘哒。钟未史抱着胡瓜稀罕了一阵,很快又被一只落在绿叶间的白色蝴蝶吸引,追着跑了过去,小孩子就是这样,对什么都有兴趣,但很快又会被新的事物牵走精力。钟洺捡起被他落在原地的胡瓜,顺手放进一旁的菜篮,冲夫郎轻轻挑了下眉毛,“你怎也过来了?"


    苏乙无奈一笑。"两个孩子的不早ZU2千方刊


    “小仔那年岁钟洺下意识地想说小弟还小,可话到嘴边后反应过来,钟涵今年已经十三,无论放在谁家,莫说情实初开,要真是合眼缘,直接定亲待嫁也不为过他话锋一转,果断道:“所以我当年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想当初小仔和黎麦冬初识,他就曾担心小弟被这早慧的小子给“拐走”,现在人虽然还没拐到手,心怕是已拐得差不多了。“今天就算黎小郎中没路过咱们门前,等那笼糕饼出炉,小仔照样会端着送去医馆。"那可是他看着长大的小弟,眼珠子一转,自己就能猜到对方接下来的打算。


    “弟大不中留啊-钟洺幽幽感叹一句,听得满地乱跑的钟未央刹住脚步,在两人中间茫然地抬头,“爹爹要流去哪里?"他举起小手晃了晃,“像大海那样流,还是小河那样流?"


    钟洺捏捏他头顶的小发包,笑道:“爹爹哪里也不去。”说罢又有些感伤,未央和长乐不一样,他是小哥儿,等长大后也早晚会和小仔一样嫁人的。


    想到这里,钟洺忍不住问苏乙,“你说黎麦冬会答应入赘么?"听听,这是都直呼其名了,可谓是大哥看弟婿,哪哪都是错。苏乙沉默一息,将要答话,却听前面铺子里传来钟涵的一声惊呼,唤的还是黎麦冬的名字苏乙沉默一息,将要答话,却听前面铺子里传来钟涵的一声惊呼,唤的还是黎麦冬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