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网 > 其他小说 > 1982开局一套四合院 > 第267章 帅是挺帅的,可帅顶用吗?

第267章 帅是挺帅的,可帅顶用吗?

    刘部盯着起身的钱度,对这小子时不时语出惊人几句,早就见怪不怪了。


    想抬手赶人,车企还没个后话呢,又想参和基站建设。


    哪个人不是饭一口一口吃,路一步一步走的。


    可抬到一半的手,又硬生生摁了回去。


    “移动通讯需要的基站信号台,仅仅是京城你知不知道就需要多少个,全国又需要多少个,一个基站的成本又是多少。”


    八八年全国摩托罗拉手提电话拥有人数也不到五千,当时专家和领导对此不甚在意。


    手提电话也多是正府工作人员,和那些企业管理者持有。


    目的自然是为了方便沟通,便捷工作。


    成本大,价格高,根本没有想过推广民用。


    可仅仅两年时间,全国累计持有大哥大的人数就突破了1.8万,现在仅在京城就有四千手提电话用户。


    不管是从自家变化,还是从国际无线网络通讯的发展前景来看,移动通讯都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


    所以现在基站信道的建设,备受关注,可为了筹办好亚运会,财力耗费了不少。


    而眼巴前这小子,什么都差,就是不差钱、


    钱度点头道:“以后大哥大的使用人数肯定会越来越多,就我现在知道的传呼机营业厅,平均每两天街上就会出现一家,为了满足老百姓需要,基站建设是必须的。”


    “你先完成好现在手头上的工作,这件事回头我给你打听打听。”


    钱度走出办公室,建基站当然不是他最主要的目的。


    瞎猫碰上死耗子,既然聊到这儿了,当然得掺和一脚,他作为过来人可知道后世移动电话网络有多发达。


    如果能揽下移动电话网的搭建,进入通信行业,以后绝对大有可为。


    不过这里面也有个问题,种花三大通信运营商,移动,联通,电信好像都是独资国企。


    自己别说全资或者控股了,能参和进去都得烧高香。


    钱度看的也开,这玩意儿随缘就好,反正生意多的是,遇上提一嘴,也不强求。


    边士波在门口等着,见他出来,麻溜发动车子。


    “去邮政局。”


    九十年代伊始,在手握一个bb机都是极其有牌面的时间段,两万三一台的大哥大瞬间能把逼格拉满。


    京城三环边的一套一进小四合院,现在一万多就能拿下来。


    两万块钱找找门路置办一套房产完全没问题,可就在这种情况下,还是有大批住大杂院的人,耗时间等待拆迁。


    说白了,就是想一分不花的直接搬进楼房,来个房钱两得。


    住着公房,一年交两三块钱的房租,很多人乐在其中。


    钱度就不信京城双职工家庭现在连个万把块的积蓄都没,大多数人宁可存在银行吃那十几块的利息,也不肯拿出来给后代博一个富贵。


    反映到邮政局门口,除了寄信件的长队,排队购买大哥大的人,也多是生意做到一定规模的老板。


    不过也有一个例外,大哥大数量有限,而京城做生意的老板又太多,供不应求。


    排起长队,有不少是代买,回头转黑市反手就是个高价。


    钱度在队伍后面排了二十来分钟,才轮到自己。


    “在这边填表登记,电话两万三,每个月一百二的通讯费一百二的频率使用费,通话每分钟一块钱,接电话也同样收费,没问题就交钱。”


    钱度从包儿里拿出三沓码好的钞票,两沓放下,又捻了三十多张出去。


    工作人员看了钱度一眼,一旁的同事接过手,开始刷刷刷的清点。


    填表利索,难就难在点钱上。


    像他这种全是整钞的人很少,绝大多数人清点到后面都是零零碎碎的毛钞。


    工作人员生怕出错,最少点两遍,时间全花在这上面了。


    确认无误后,又拿过一张全是号码的单子道:“请选择一个号码,然后在旁边等待,我们的工作人员需要去取电话。”


    “010,...同志,能不能自己报一个号,像888这种的。”


    “你不是第一个问的,基本上每个来买手机的人都会问一遍,666,888,999的靓号我们目前不支持自选,后期可能会有靓号拍卖会,你持续关注报纸就行。”


    “请在一旁等候,下一位...”


    钱度老脸一抽,不过他运气还不错,京城昨天刚到一批手机,而距离上一批买手机没有交货的人,最早已经等了一个星期。


    八九年新款摩托罗拉3200,钱度要了款黑色的。


    两万出头,到手一个主机,一块700mAh标准电池,一个座充,一份说明书。


    数字插卡手机,支持英文短信,英文电话簿。


    相比较最早一款的摩托罗拉,多了很多功能。


    走出邮政局门口,钱度朝韩子童办公室打过去电话,人站着等了六七秒才听见一道女声。


    “这里是《生活报》请问你找谁。”


    “你们韩主编呢?”


    “我们主编在开会,如果您有什么事可以告诉我,待会儿我帮您转达。”


    “不用了...”


    挂断电话,这么会儿功夫,手机一接通五毛钱已经没了,这要不做点生意,谁养的起这玩意儿。


    “钱度?”


    听着声儿,钱度扭头看过去,对上一个中年妇女。


    “刘姨,您怎么来这边了,升官儿了?”


    刘菊见没认错,靠近笑道:“什么升官不升官的,可好久没见你小子了,大作家来拿稿费的?”


    “没有,我早封笔了,现在做些小生意。”


    “都用上手提电话了,能是小生意?”


    刘菊笑呵呵的,眼巴前这小子六年前每来一次邮局,都是拿稿费的。


    俩人也打过不少交道,钱度要说是小生意,往大生意上靠准没错。


    随便聊了几句,见钱度要走,刘菊上前给他拉出邮政局大院,在门口四处张望了两下才低声道:


    “钱度,你给姨透个底,那个猴票以后还会不会涨?”


    钱度一愣:“这行情我现在不知道啊,不过我手里的一版也没卖,您捏手里不就成了。”


    “那哪行,万一哪天行情崩了,价格往下跌怎么办。”


    刘菊继续道:“我家小儿子年前就嚷着要做什么生意,如果这猴票价格不会再涨的话,我想着就卖了换钱。”


    钱度对现在的猴票行情是真不了解,问道:“现在一张猴票炒到多少钱了?”


    “去年年底还是七十,今年开春儿你猜猜涨了多少,两百四十块钱一张!”


    刘菊说到这里,神色有些激动,更多的是投资获得高回报后的得意。


    她没想到当初跟着眼前这小子,押赌注一样赌了一把,还真就赌对了。


    “邮票市场我一直在关注,单枚猴票现在的价格是两百四,一整版八十张,我算过了,少说能卖一万九千块钱!”


    钱度听着笑道:“您可不能这么算,猴票是单枚的常见,还是整版的常见?整版卖价格少说可以再翻两番。”


    “真的?!”


    “这样吧刘姨,您要真打算出手,我接着,一版给您四万,你有多少我要多少。”


    “....少唬你姨,不卖不卖。”


    瞅着钱度那张帅脸,刘菊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她现在更多的是后悔当初没有多买些,如果掏光家底全换成猴票,不就发财了。


    关键是买了两版,以前没注意,还被大儿子二女儿写信破坏了一版。


    现在听着钱度的话,她不觉着是在忽悠自己,只觉着心在滴血。


    自家小子现在也知道她手里的猴票值钱,虎视眈眈的求着换成钱做生意。


    一张名不见经传的邮票能换二百四十块钱,刘菊现在每天盼着它涨,害怕它跌。


    边士波把车开到跟前,钱度笑道:“您就听我的,甭管谁买,哪怕现在有人出一张五百块钱都别卖,不然以后肠子都能悔青。”


    “还会涨?可它就是张邮票啊,怎么会这么值钱...等等,留个电话。”


    刘菊现在肠子就悔青了,当初三十六块钱的投资,短短几年,现在已经能卖几万块钱了。


    再放一放,以后还得了!


    拿出笔给钱度要了个电话号,身上有笔没纸,索性写在了手上。


    钱度钻进车里,笑道:“您要卖也不用找别人,给我打电话,我出价肯定是最高的。”


    车子扬长而去,要不是刘菊这茬儿,钱度都快忘了自己手里还有猴票这玩意儿。


    他手里捏的可不是一两版的事,九一年邮市迎来大行情,第二年单枚猴票一张更是能卖到两千块钱一张。


    刘菊如果现在见从七十涨到二百四就脑子一热全部卖掉,到时候绝对能后悔死。


    中午给景乐单位打过去电话,给他摇了过来。


    一整版邮票拿给他:“还你,这玩意儿现在值不少钱,好好留着收藏,以后给你儿子娶个媳妇是够用了。”


    钱度一说,景乐才想起来,笑道:“你不说我都忘了这茬儿了,这当初还是借你的钱算我买的,你留着吧,我没集邮的爱好。”


    “你可别后悔,这以后一枚少说一两万块钱,八十枚...”


    噗~


    “咳咳,夺少?”


    看着钱度乐呵的眼神,再联想到当初吆喝他们买邮票时的场景,貌似还真不是拿他逗乐。


    韩子童回家,拿起大哥大给尹沁打过去试了试,决定也买一台。


    中午简单三个家常小炒,景乐没有走,韩子童看着他。


    “你跟你那个xj的大学同学现在怎么样了?”


    “再谈。”


    钱度白了他一眼:“你可得抓点紧,我儿子都会打酱油了,要是钱和房子的问题跟我说,咱哥俩可别见外。”


    景乐顿道:“前段时间,依娜的父母来了趟京城,两家见面吃了顿饭,我们俩的情况你多少知道点...”


    大学毕业前,依娜是想分配外地,回家发展的,可最后为了景乐还是选择


    留在了京城。


    估计娘家也想让闺女离家离得近些,总之没有想中的那么顺利。


    他们俩工作忙得要死,结婚反正也不急,就这么一直拖着。


    “放心吧,真要周转不开了,第一个朝你借钱。”


    吃罢饭,送到门口,见他瞪着自行车走远,钱度才回屋。


    这厮就是嘴硬,以前占自己便宜是上杆子来,推都推不走,现在恐怕不到逼不得已是不会跟自己开口的。


    转天,刘部联系的人陆续进京。


    钱度把开会地点定在金融街的写字楼里,烟台,云冈前后八家车企。


    让他没想到的是,开会当天约好的时间,只有两家是掐着时间到场的,后面的全部迟到。


    钱度坐在主位,漆嘉良胆战心惊的站在一旁。


    他不明白这些人怎么想的,不早到也就算了,哪儿来的胆子迟到半个小时。


    这也就他钱老六声名不显,喜欢玩低调,放香江报纸一宣传,如果钱度在刻意为难点,没人敢再跟他们做生意。


    “还有谁没来?”


    “湖建省福鑫汽车厂的许援朝,赣省汉阳机械厂的钟森,湘江宗关汽车厂的王喜贵...”


    办公室原本相互打招呼热聊的氛围渐渐冷了下去,他们看向主位的年轻人,神色多少有些轻视。


    虽然接到了上面的电话过来述职和准备交接工作,可没想到对接的人这么年轻。


    在场的最少都是四十五岁以上,看着都能当这人的爹了。


    帅是挺帅的,可帅顶用吗?


    不过见他一句话也不说,场面冷下来,多少是有点压抑的。


    “钱老板,咱们什么时候开会,我待会儿可是还约了工业部的杨副主任,最好不要浪费时间。”


    钱度看向那个大腹便便开口的地中海,又看了眼时间。


    起身道:“今天的会推迟,大家有事的先去办事,等全部闲下来再回来好好开会。”


    说完,钱度转身离开会议室。


    云冈汽车厂的刘琪指着道:“这,这算什么,我们大老远过来可不是吃脸色的。”


    “是啊,太不像话了,咱们好歹都是一方车厂车企的老板,一个小辈还没我儿子大。”


    “......”


    听着一墙之隔里的碎叨声,钱度黑着脸,心情相当不爽。


    一家家的,都特娘的经营到负亏破产了,还拽他姥姥呢。


    说句不好听的,钱度这就是喊过来花钱给他们擦屁股兜底的,不是自己上赶着求的。


    这孙子谁爱当谁当,他不受这气。


    “会议无限搁置,有事给我打电话,这些人不用鸟他们。”


    “知道了老板。”


    一直跟到楼下,看着车子扬长而去,漆嘉良咂么了咂么嘴。


    老板硬气,员工就硬气,漆嘉良也不喜欢这种话里话外一股官腔的调调。


    关键是在大陆不注意还不行,见钱老六这气势,他作为钱度的秘书代言人可就不客气了。


    四月初,万物复苏。


    凄凄四月兰,千里一时绿。


    钱度喜欢这个季节,匡乐成打来电话,日经一路唱低至今,势头渐缓。


    “日笨引进了金融资产市值计价会记制度,计划推动日笨型经营变革,一些企业不愿意将手中的股票亏损体现在财报中,开始出现交叉持股。”


    匡乐成的声音在电话里继续传出:“老板,花旗和我们的专家团队分析后一致认为,日经下跌会放缓,甚至短暂回升,william先生建议平仓。”


    他们一百二十亿的体量,如果不拉杠杆任尔东西南北风,可拉杠杆的坏处就是一旦出现大的波动。


    回升不可怕,可怕的地方就在于万一回升后不再下跌,一路高歌猛进,那被套牢的就是他们。


    日经指数从去年最后一个交易日的三万九千点,短短几个月已经跌破三万,到两万六千点。


    跌幅36%,钱度倒是有把握继续薅小日子的羊毛,到今年年底起码还能再跌百分之十。


    可奈何花旗那边觉着吃饱喝足,保险起见可以走人了。


    接过儿子递过来的拼图,钱度道:“配合他们平仓吧,资金到账后给我回个电话。”


    当初匡乐成上门做客,送的儿童益智拼图和乐高玩具模型,一个比一个难。


    自家小子菜,偏偏还喜欢玩儿,拼不好也不哭不闹的,就是死犟死犟的在那儿盯着发呆。


    拼图乐高积木有助于孩子智力发育,钱度不能图省事,自己咔哧咔哧给拼好,只能陪着一块块来。


    “爸爸,蛋糕。”


    “又甜又凉的,你妈知道了小心揍你。”


    父子俩对视,钱度无奈道:“看我没用,能不能吃蛋糕,你妈说了算。”


    钱宝目光又回到地板上的拼图,父子俩继续拼,家里的电话又响了起来。


    “喂,哪位。”


    “老板,是我汤立轩,您之前让我问的有消息了,葛老师问您要不要来一下。”


    “在哪儿?


    ”


    “门头沟这边的洪水口村...”


    钱度之前提过的大棚推广,虽然困难多,可农业部开会讨论后,觉得的确值得推广。


    大范围推广现在也不可能,只能今年先挑城郊一个村子做试点。


    钱度到的时候,村长史永华已经用喇叭吆喝参与的人在村部集合了。


    “这位是洪水口村的村长兼书记史永华,这是大棚种植公司的老板钱度。”


    “你好你好,”史永华握着钱度的手,看看本人,目光再挪到左手抱着的小子身上,有点懵。


    不过还是客气道:“真的欢迎你们能选中洪水口村作为大棚种植的试点村,我代表我们村全...”


    大棚种植是什么意思,简单理解就是冬天也能种出新鲜的蔬菜。


    整个村的人去年年根进城扫荡年货,谁没看见过那两块二一斤的蘑菇。


    西红柿黄瓜买回来,拌点芝麻酱辣椒油大拉皮,调个猪头肉,冬天那小味儿差点香迷糊。


    上面发下来的文件绕口的很,可村长给村民解释的就相当清楚了。


    一起盖大棚,发家致富赚大钱。


    又是盖新房又是娶老婆的,再忽悠着攒够钱进城买房,年轻人响应的最积极。


    葛庭怀笑道:“该谈的已经谈好了,农科院的楚教授带着两名博士生会在这边常住,正好论文选题也是这个方面的。”


    钱度跟一个头发旺盛的老头儿握了握手,道:“那今天过来是?”


    “今天正式动工,指导大棚搭建,地方已经选好了,一共三片,合计六十三亩,二十五户户主签了字。”


    葛庭怀说着一顿,目光看向汤立轩。


    后者心领神会道:“老板,咱们对大棚的扶持力度,按您之前提的,公司报销45%,这块儿还需要您签字。”


    钱度之前的确提过这茬子,这就相当于去医院看病医疗保险抵一半的费用。


    不过这点零零碎碎的他现在不甚在意,只要能积累经验,推广开比什么都强。


    唰唰唰,龙飞凤舞签上字。


    洪水口村这地界山多平地少,能找到适合搭建大棚的地方不多,所以分成了三片。


    二十五户,七成是家里的年轻人说服父母拿钱第一次创业。


    剩下的三成是中年人,想着跟一跟那什么改开的浪潮,看看能不能赚到钱。


    听着村长史永华的鼓劲儿,还有一众城里来的专家,看热闹的村民不少人心里已经开始后悔了。


    赚钱谁不想,靠种庄稼一辈子也发不了财这是肯定的,只是他们面对未知不确定的事物,还得腾地花钱,本能的拒绝。


    中午村长留着吃饭,杀鸡,炖肉,钱度接过边士波手里的大哥大给韩子童回了个电话。


    手里的铁疙瘩让一众年轻人看的目光火热,只有钱度自己提着嗓子,来回苦逼的找信号。


    “......”


    ps.新的一年,手擀面祝读者老爷们顺风顺水顺财神,平安喜乐,阖家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