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网 > 其他小说 > 1982开局一套四合院 > 第105章 漏实力 画大饼

第105章 漏实力 画大饼

    迪厅


    熟悉又陌生的一个词汇,钱度扫视了一圈。


    好奇道:“超奇哥,你不考虑考虑把这里对外开放,用来营业?如果开放,肯定很受年轻人的欢迎。”


    秀水街是他们经常聚会的地方,来这儿的人基本上都认识。


    王超奇也只是图一个玩的尽兴,钱度的提议之前有想过,只是一直停在想的层面上。


    “有想过,大家经常来这里,算是私人场所,我想着只招待认识的朋友,就不对外开放了。”


    王超奇想了想,又道:“不过开一家这样的酒吧也挺不错的,据我所知,咱们京城好像还没有这类的场所...”


    俩人正说着话,林一达穿着花衬衫,摇头晃脑的从舞池里钻了出来。


    钱度看他那模样,哪有一点厂长的样子,整个一二流子。


    坐定,林一达举起酒杯,兴奋道:“度子,王哥,来,咱们走一个,祝服装厂生意大爆!”


    三人举杯碰了一下,钱度一口闷,“开业当天,我就不去了,学校这边走不开,靠你们俩了。”


    王超奇感叹道:“你说你生意做的这么好也就算了,怎么学习也不差,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在北大上学感觉怎么样?”


    “还能怎么样,就那样呗,只不过我这个专业比在高中的时候轻松一点。”


    经济系在早几年只有一门专业课程,即正治经济课,北大还有专门成立的正治经济调研室。


    现在的经济系学习,跟后世完全不一样,除了学习一堆理论知识外,更重要的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寻找方法。


    所以是很热门的一个系,只是很多人报这个,完全是在懵懵懂懂的状态下报的。


    谈到经济,什么是经济学?


    所有学生在没看过书上的定义之前,完全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钱度也是,虽然自己的脑子现在不错,可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完全就是半吊子水平。


    现在经济系除了正治经济课程,还有西方经济史、会计学,外语,数学。


    书本已经发了下来,很多,不是成叠的小册子,就是大厚书。


    林一达看着钱度的表情,笑道:“你这脑子学什么都快,肯定没问题的。”


    “别聊我了,好不容易坐一块儿,谈谈服装厂的生意吧。”


    钱度说着,看向他俩,“跟几大商场的合作谈的怎么样了?”


    林一达靠着沙发,接话道:“谈的那是相当融洽,百货,西单,东风,王府井,都愿意给咱们一个专门的柜台,用来出售天昂鸟品牌的衣服...”


    “我们拿着样品给他们看了看,别说其他人了度子,那衣服我自己都喜欢的不得了,尤其是牛仔衣后背上的图案,穿身上太帅了!”


    现在流行的只是牛仔喇叭裤,等他们的牛仔上衣一经面世,林一达都不敢想象会有多受年轻人的欢迎。


    “我们计算了一下,一件牛仔衣的成本,原料加人工大概是四块钱左右,我们的售价定在了二十五块钱,商场抽五块。”


    “也就是说,一件衣服的纯利润是十六块钱。”


    钱度听着点了点头,又看向王超奇:“超奇哥,那个刘显和郑旭兵现在有没有什么动作?”


    “他俩?”


    王超奇听着鼻子哼了下,笑道:“你又不是不知道这次力度有多大,那个郑旭兵平常没少遭人惦记,估计这一两年内都不会有什么动静了。”


    “至于刘显嘛,原本的生意一断,财路也就断了,现在倒腾批文呢。”


    钱度听着一乐,这家伙净喜欢干这种踩在钢丝上的活儿。


    不过对普通人来说是钢丝,对人家来说就是“大倒爷”的赚钱门路,巨大的差价能赚的盆满钵满。


    几杯酒下肚,钱度理了理思绪,把自己的想法提了出来。


    “既然他们不打算要这生意了,你说咱们接过来怎么样?”


    “你是说?”王超奇听着一愣。


    “那些街上的小商小贩,近七成都是靠他拿货的,这一下子源头断了,除非自己南下找货源,可咱们自产自销啊,只做生意,为什么不接手。”


    倒爷这个行当,自然做


    不长远,可现在这个阶段还是能做几年的。


    “商场咱们要,街上的摊位咱们也要,这法子可以啊!”


    林一达猛的拍了一下大腿,他自己之前就是散货大军的一员,自然知道这里面有多赚钱。


    不等他乐完,钱度又开口憋了个大的。


    “京城还只是一部分,等咱们占领了本地市场,再往冀省,天津铺开,争取把生意做到整个华北地区...”


    林一达听着只觉着热血上涌,他都不敢想象真做到那个程度,会是怎么一番光景。


    王超奇惊愕的看向钱度,明明才刚起步,画的饼就这么大了,要不是俩人认识,他真觉着自己面前坐着一个骗子。


    原本不靠谱的念头,翩翩觉着很行,他也有点被这个光景说心动了。


    三人都没有什么其它意见,现在就是这么个环境,你不赚,有的是人赚。


    那群温州佬还没出现在京城,出门在外,就得组团。


    单打独斗可以,可远没有团队合作来的效益高。


    温州佬就是出了名的团结,脑子精明天生就是做生意的一撮人,关键内部还特团结,互帮互助,基本上干一件成一件。


    他们也不图别的,什么拉一堆人,当个老大什么的,除非脑子抽了,一心一意做生意就成。


    林一达最心动,大手一挥:“这块儿我认识些人,我那个哥们还记得吧,应该能拢一批人。”


    喝到深夜,钱度才骑车回家。


    没有往学校赶,关键是这一身酒气,回去也解释不清楚。


    回到家,摸狗撸猫,全部宠幸完才洗漱睡觉。


    之后两天,钱度带着舍友五人,满四九城的著名景点挨个逛了一圈。


    两天下来,几人的关系越发熟络了。


    外地生户口问题解决完,开始正式上课。


    经济学老教授厉一宁,实打实的真才实学,后世被广泛认为是改、开的旗手。


    第一堂课,是四个班在大型阶梯教室上的公共课。


    由于北大是出了名的可以旁听,而且厉一宁的名气很大,上课之前,教室里已经挤满了人。


    这时候就体现出小黄凳的好处了,有经验的师兄师姐,举着凳子往后面挤。


    更有甚者,教室实在没位置了,就在外面踩着凳子,只露个头,眼巴巴的往里瞅。


    钱度跟潘学伟他们一样,都是第一次经历这种场合,有荣与焉的感觉,被这种热情的学习氛围熏陶的激动坏了。


    唯一不好的就是人太多,教室太闷,一堂大课上完,满头大汗。


    厉一宁的课像资深高级教师一样,有种独特的个人魅力,所讲的知识由浅入深,引经据典,很容易就能带动学生的情绪。


    就在钱度上第一节专业课的时候,服装厂正式剪彩开工。


    来参加剪彩仪式的,有工业、部的两位领导,还有这段时间认识的一些厂长、主任来捧场子。


    发言、拍照,参观,喝茶,所有流程走完,转头林一达和王超奇就跟着去了部、委办公室。


    他们紧接着就要商量扩厂的计划,领导们也很乐意,主要是没想到这个服装厂能签下这么多的单子。


    关键签单子的对象都很有实力,未来前景很看好。


    往后单子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单靠现在的这百十人的小厂会很吃力。


    好在服装厂是在郊区,位置偏僻,而且周边还有几个空置的小厂房。


    “这样吧,你们先回去写一份详细的计划书给我,等第一季的效益出来,我们再讨论厂房扩建的后续事宜。”


    “行,宋司长,那我们这就回去准备计划书。”


    林一达现在也不是愣头,相反很门清,看好归看好,可还是得拿成绩说话。


    他这厂子老实讲,沾王超奇的光沾大了,只是大家心照不宣,没有人讲出来。


    这玩意儿不丢人,丢人的是,沾了光,生意还搞砸了,那才丢人。


    所以林一达现在志气比天高,满腔热血的要把厂子做大做强。


    找上之前拉他卖丝袜的老哥们儿常四奎,聊了一阵,当天晚上,在轩鼎楼二楼大包厢聚了十几号人。


    想要笼络一批人,尤其是为了赚钱的一批人很简单,更别提现在还处在揭不开锅的局面。


    就六个字,漏实力,画大饼。


    “...大家都是为了赚钱,家里都上有老下有小的,出来做买卖不容易,来,举起手里的杯咱们走一个!”


    在场的人,基本上没有拒绝的,甚至连犹豫一下都没。


    郑旭兵一跑,他们小商贩的整个体系就散了,刚开始还有人野心勃勃的想接班。


    结果因为各种原因,班没接成,这个链条倒是彻底断了。


    送走所有人,常四奎看着林一达,满脸好奇。


    “你这到底是碰上什么贵人了,前脚开服装厂,现在又开始笼络人的。”


    不等他说话,王小飞端着一碗醒酒的酸梅汤递了过来。


    俩人因为钱度的关系,老早就认识了,更别提这段时间,只要是林一达组的饭局,基本上都在这边。


    一来二去,越来越熟悉,王小飞也跟着钱度管林一达叫一达哥。


    俩人甚至有时候调侃自己都是给钱某人打工的,生产队拉磨的驴那种。


    接过酸梅汤,一口闷掉,结了账,又聊了几句才离开。


    出了酒楼,林一达才道:“刚才那人看见了吧?”


    “看见了,这个轩鼎楼的老板,挺年轻的...”


    林一达吐了口酒气,缓缓道:‘这也算是酒楼其中的一个老板了,你不是很好奇我遇见了什么贵人?’


    “就是这家酒楼的大老板,好好干,以后带你见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