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令君!” 见到荀彧策马而出,曹操怒气瞬间消散于无形。 尤其是荀彧那信誓旦旦的眼神,几乎为曹操吃了一粒定心丸! 可以说荀彧能够毫发无损的走出来,足以证明计策已成! “多日不见,荀令君可否一切安好?” 曹操主动行礼问候,极为友善。 荀彧拱手回礼。 “多谢魏王挂念,老夫尚好,尚好。。。” “方才荀令君说孤没有明白刘璋的意思,是何意?” 作为自己人,曹操自然要听取荀彧的暗示。 其实从最开始的时候,曹操就在寻找荀彧的踪迹了。 见荀彧待在原地没有动作,还有些慌乱,以为事情败露。 如今荀彧没有被限制自由,心中安定了许多。 荀彧笑笑,先是看向刘璋对视一眼,才拱手回应。 “魏王如此足智多谋,岂能看不出去其中的利害关系?” “有句话说得好,不见棺材不落泪!不将棺材抬上来,又怎么会明白恐惧二字的含义?” 曹操顿时心领神会。 荀彧这是暗示他,将刘璋逼到绝境再说! “原来如此,孤受教了!多谢荀令君!” “魏王客气了。” 看着曹操,荀彧二人一唱一和,刘璋忍不住讥讽一句。 “荀大人,真是友善啊!之前还一口一个曹贼,如今就是魏王了?” “喊得那叫一个亲切!是不是准备投怀送抱了?” 荀彧的小脸上闪过一丝惊讶。 的确,方才他想过趁乱出逃,直奔曹操阵前而去。 没想到,又被刘璋洞悉了。 “呵呵,汉王说笑了!不论如何,老臣与曹操也是几十年的君臣,难道一点情谊都没有吗?” 刘璋恍然大悟的点点头。 “原来如此,这也是人之常情!孤误会了。” “多谢汉王理解!” 荀彧微微拱手拜谢。 不到最后一刻,还是不要撕破脸皮的好。 万一有机会逃生呢。 也正是这个想法,荀彧如何放荡,都没有彻底撕破最后一层窗户纸。 尽管他的态度已经十分明显了。 “荀大人,这荀闳何时。。。?” 根本不等刘璋问完,荀彧就十分不耐烦的回答了。 “老臣不知。” “不知?” 刘璋声调都变了,这个气啊。 “曹操都率军杀到孤得脸上了,你和孤说不知?” “呵呵。。。” 荀彧不仅不知,还笑了出来。 “汉王,老臣在这里,怎么会知晓谷外之事?” “或许一会儿就到,或许一两个时辰,或许。。。” “总之,汉王就等着吧。总会来的。” 刘璋望着荀彧,眼神变得十分阴冷。 “等着?孤能等,曹操能等吗?” “荀大人,你到底什么意思?” 荀彧摇摇头,还是没有戳破。 “没什么意思,就是字面意思。” “如果之前汉王让老臣亲自去催促,大军早已杀到。可惜汉王不允,老臣能有什么办法?” “至于曹操能不能等,那老臣就无能为力了,全看汉王的能耐了。” 言罢,不屑的笑笑,并给了不远处的曹操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暗示都给了,能不能降服刘璋,就看你的了。 曹操瞬间会意,仰天大笑起来。 “哈哈哈哈,刘璋啊刘璋,你莫不是在等谷外的那些乌合之众吧?” “实话告诉你,孤早就发现了那几万人,并且早就做好了应对!” “你若想依靠他们击败孤,简直是痴人说梦!不要浪费时间了,投降吧!孤一定不会亏待你!” 曹操同样没有戳穿荀彧,继续为他隐瞒。 很简单,他明白了荀彧的意思。 而且,荀彧正在刘璋身边,现在戳穿不是害了他吗? 未来重新一统中原,还需要荀彧出力。 曹操绝对不能坑害。 纵然荀彧阵亡,也要死在刘璋之手才行。 “孟德兄,你怎么就如此确信?” “你说谷外是乌合之众,你身后又何尝不是乌合之众呢?” “孟德兄是不是忘了,不久前,你的十万乌合之众被孤几声战鼓就吓得落荒而逃,自相践踏呢!” 一听这话,夏侯惇怒气上涌,却又羞愤的脸色通红。 遍寻古今,如此丢人的恐怕也就他一个人。 简直是亘古奇闻! 夏侯惇早已在心中发誓,必须亲手宰了刘璋,让史官将这件事完全抹去。 不然得话,夏侯惇三个字非得遗臭万年不可! “刘璋,上次的确是败了,那是因为孤太心急了,不断催促元让所致。” “如果元让稳扎稳打,慢慢推进,岂能被你找到破绽!这件事归根结底,其实是孤得的错。” “今日,孤亲率大军前来,你还妄想着重复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吗?” 夏侯惇双目通红,眼中泪水涌动,满是感激之色。 方才曹操要斩杀他的怨气,完全一扫而空。 没想到,为了自己曹操甘愿背负骂名。 在这名声重于性命的年代,无异于救了夏侯惇一命! 别说曹操没要夏侯惇的脑袋,就算要了,也可以算得上一命抵一命,可以说完全抵消了。 不止感激,夏侯惇心中还生出了为曹操肝脑涂地,情愿一死的冲动。 如今只要曹操一声令下,夏侯惇将无所不能! “魏王,休与这个奸贼废这么多话,还是让臣率军进攻吧!” “区区四千五百陷阵营,又有何惧?” 这次曹操没再言辞拒绝。 方才荀彧提醒的很有必要,不让刘璋知道知道厉害,体验一下死亡的恐惧,他怎么会安心投降? 只要率军冲锋,无需击溃,只需击退,让刘璋心中产生恐惧! 大事可成! “元让,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