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网 > 其他小说 > 弹幕教我做女王 > 第103章 第 103 章
    姜王之前是去屠野那儿的时候, 已经去织坊看过,这次来桑泽郡就纯纯是为了表扬刘耘,顺带给桑泽郡的的其他官员喂鸡汤。


    “我知道,桑泽郡能有现在这个模样, 大家都出了力。未来桑泽郡要是变得更好, 你们未必没有机会……”姜王的言语恳切, 对诸位官员们未来的表现十分期待。


    桑泽郡这才那到哪儿呢, 姜国最富裕, 最有名的地方, 是蓝河县。


    在蓝河县成为姜蓁的封地之前, 常年被水患侵扰,县内的百姓日子过得并不好, 卖儿卖女也是常有的事情。


    可现在, 哪怕蓝河县不卖盐,来往的商贾也没有断过,而且有了大坝水渠, 还有农庄那边传出来的种地和养牲畜的法子, 蓝河县百姓的生活水平直线上升, 哪怕做不到顿顿吃肉,一个月吃一回肉总是能做到的。


    如果和蓝河县相比的话, 桑泽郡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等桑泽郡的官员送走了姜王,不用刘耘催促, 大家都商量起了让桑泽郡致富的方法。


    “国道是朝廷征发徭役, 但郡内的道路, 还有水渠,还是得我们自己想办法,想要提高粮食的量产, 怎么能没有水渠。”


    “府衙这边的账上还有钱,可以跟卫国来的商贾订两百头牛……”


    “桑泽郡可以种甘草一类的药材,可以种来试试看。”


    众人拾柴火焰高,一群人被激发了干劲之后,都变得活跃了起来。


    刘耘乐见其成,笑眯眯的说道:“试,都试,织坊刚卖了一大批布,有钱!谁要是做成了,我就向太女替你们请功。”


    等身边的热闹劲头过去了,刘耘才拿着官报,一行一行的仔细,偶尔还会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官报就是教人做官的东西,哪怕他是被表扬的那个典型,依旧还是有许多要学习的地方。


    报纸这种东西,只要排好了版,就能大量印刷,除了下面的郡县,都邑这边也迅速的铺排开来。


    各个衙门看报纸免费,但普通人想要买报纸,一份就要花十个半两钱。


    就算这样,买报的人也络绎不绝。


    除此之外,还有写文章来投稿的,报纸可是个宣传自家学说的好地方,还能给自己扬名。


    秋月一时间被各方投送来的书堆淹没,“这个好……那个也不错………我都很喜欢……”


    筛选到最后,秋月也拿不定主意,直接送了十几篇文章到姜蓁的案头。


    “太女,一期学报的位置就那么多,我实在是难以割舍,还是太女来选吧。”


    姜蓁抽出一篇文章,瞄了一眼秋月鼻子上架着的眼镜,提醒道:“别以为有眼镜就能为所欲为,你年纪不大,要好好爱护自己的眼睛,别在晚上看书。”


    “太女不觉得我这个眼镜很好看吗?”秋月把眼镜摘下来,放在手上把玩,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年轻就是任性啊。】


    【不过有一说一,秋月的审美确实不错,银色的镜框,再配上她冷淡的眼神,看起来就有文化人的气息。】


    【话说,这次秋月拿来的文章质量很高哎,《浅谈日食》这篇文章放在这个时代,算是超越性的发现了吧。】


    姜蓁看完了文章,目光落在了最后的落款处,抬头对秋月问道:“范映雪是谁?我怎么没听说过。”


    “范学的女儿,阴阳家的人,对天象历法颇有研究,也就只有他们才能保存那么久远的记录了。”秋月说道。


    这个时代,知识一直被贵族垄断,能总结出日食的规律,光靠聪明才智可不够,还要有历史资料。就跟写理科论文一样,没有数据支撑,根本就没法下笔。


    【这篇讲解日食的,有很强的科普作用,应该发表。】


    【我也赞同。现在还只是日食,打好了基础,以后就能研究太阳系了。】


    姜蓁也觉得这篇关于日食的文章写得不错,放到一边留用,然后又拿起了另一篇文章。


    【哟~这篇文章写得也不错,兵家的吧,把之前四国战败的原因分析得透透的。】


    【这篇文章也该发表。】


    等姜蓁把十几篇文章挨个看了一遍,发现自己也面临了秋月一样的问题,难以抉择。


    【既然选不出来,那就都刊登好了。】


    【以前没有竹纸,不能大批量发行,大家攒的东西有点多,现在都一股脑的拿出来了,以后应该就没那么多好文章了。】


    太女府虽然帮着大家出过著作,但姜蓁的逼格在那里,能上门来找姜蓁的,都是各家的大佬,其他人都还没这个资格。


    这就导致现在书面上书的种类并不多。


    姜蓁把那十几篇文稿交给秋月,说道:“把这几篇文章都刊登上去。另外,再问问他们,可有出书的想法,若是他们愿意,可以按照以前的规矩,替他们出书。”


    “但这十几篇文章,是三份报纸的量,作坊里的工匠忙得过来吗?”秋月怀疑的问道。


    姜蓁笃定的说道:“没问题。作坊里现在已经把活字印刷术弄出来了,效率比雕版快了许多。”


    听到这个消息,秋月脸上的笑容也变深了,心满意足的抱着文稿离开。


    看着秋月去准备下一期的报纸,姜蓁转头对卫蝉问道:“这期的官报,四国的人买了吗?”


    “买了,是那几位太子花钱订下的。”卫蝉回道。


    “订了就好,他们要是没订,我都准备送他们了。”姜蓁瞄了一眼案桌旁边的那份官报,忍不住笑出了声,“这些可都是好东西,真希望他们能好好学习。”


    【嘿嘿嘿南橘北枳,东西是好东西,能不能用好就不一定了。】


    【等他们变成姜国分国的那天,家里的大.炮就又能出去亮相了。】


    几个大国时不时的就要干一仗,都打习惯了,只要没打出什么生死大仇,战后的生意往来并不影响。


    和谈一结束,作坊里堆积的书本,就一车又一车的运往了四国。


    为了让大家能好好学习,姜蓁还稍微放松了对另外四国竹纸的控制。


    齐国以前就想学姜国变法,因为之前那场战争,前进的脚步暂缓了一下,战后立马就把姜国的东西都捡了起来。


    当初和谈,是齐柔给姜蓁写信,露了齐国的底,把齐国太子给卖了。


    但现在齐柔送往姜国的信,一般都是写两份,一份是给姜蓁的,一份是给齐太子的。


    给姜蓁的信,一般都是:太女姐姐我想你了,我又遇到什么问题了,想请教你一下……


    给齐太子的信,那就更肉麻了,亲近的同时,还不断的表着忠心。


    信里面的内容,最开始是母后想你了,哭得眼睛都肿了……你儿子瘦了……国内有其他公子得了父王的宠爱,有点嚣张……我想护住母亲侄儿,让他们不受委屈……


    到了后面,齐柔一步步接手了齐太子留在国内的势力,她的态度依旧没变,一直和齐太子表着忠心。什么我替你守着,等你回来登基,我们兄妹联手铲除敌人,这类话,齐柔都不知道说了多少遍。


    有齐王支持,又有姜蓁在背后给齐柔出谋划策,齐国的变法还算顺利,齐柔也顺势揽权,铲除异己,哪怕齐太子以后回国,也要借她的势,才能继承王位。


    【齐国都大刀阔斧的改起来了,我就不信另外三国不心动。】


    【卫国肯定也是要跟着学的,只是内斗还没平息,卫阳在姜国都邑待了那么久,肯定学到了精髓。要学的话,应该还是挺容易的。】


    【就郑国和宋国的速度最慢,跟老乌龟似的。】


    宋国之前变法由郭凡主导,失败过一次,想旧事重提,也只能循序渐进,动作要是激烈了,很可能又会引起贵族的逆反,所以宋国求稳。


    但郑国其实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的,但却被国内的士大夫们给化解了。


    郑国也有盐,价格虽然贵点,但勉强能够自给自足,所以郑王想学姜国,把盐收为官营。


    但郑王把盐收为官营之后,盐的产量忽然就猛降,私盐却突然增多。


    郑王想派官员去细查,但底下的官员官官相护,根本就查不出主谋。


    碰上这样的情况,郑王也没忍住自己的脾气,气得忍不住大吼:“把这群人都给我拖出去砍了。”


    “王上息怒,君子以德服人,以仁治国,切不可滥杀无辜。”在郑王生气的时候,满朝的人都蹦出来劝说。


    “他们无辜?他们是无辜,查了半个月,什么都没查到,他们不仅无辜,还无能!”


    郑王心中憋气,完全不想听那些虚仁假意的劝说,果断的把那批人的脑袋砍了,然后又派了第二批人去查私盐。


    吸取了上次的教训,郑王下令的时候就果决得多,直接吩咐道:“查出来就领赏,查不出来就罚你的人头。”


    这次的官员有了危机感,很快就查抄了一批官员,缴获了一批私盐。


    但郑王虽然在此次君臣的拉扯之间获得了胜利,但他的口碑却因此突然崩盘。


    以前他是百姓需要敬仰的任君,经此一役,他直接成了百姓口中的昏君,暴君。


    对此,郑王直接都给气笑了,“好,好得很。”


    面对郑王的急躁,右相忍着不住劝道:“王上,姜法不一定适用于郑国。什么都学只会害了你。”


    郑王不屑,冷笑一声,“呵呵,我就要学。别国都在往前走,就我郑国驻足不前。要是照此发展下去,不说百年后,二十年后,我郑国社稷就会不复存在。”